第124章 秘密(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韩复从谷城回来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军政联席会议。

好吧,说军政联席会议有点夸张了,毕竟现在襄樊营虽然据有光化、谷城、襄阳、南漳和宜城五县之地,但这些地盘,都是外包给原先大顺的文官们管理的,吴鼎焕、陈智这些人和襄樊营是合同工关系,不是正式编制。

襄樊营自己,其实并没有正儿八经的政务官。

虽然韩复搭建起了中军衙门的框架,也有了文书室、参事室、工事房、民事房等等职能科室,但基本上各个系统当中的事情,最终还是都汇集到韩复这里,由韩复来处理的。

因此韩复回来以后,连回家找西贝货交流交流,重置一下状态,满血复活的机会都没有。

立刻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各项工作当中。

这时,韩复一进来,分列在长条桌两边的襄樊营“文武百官”们,全都齐刷刷的看向了他们的韩大帅,目光除了往常的敬畏之外,还多些狂热、探询和八卦的味道。

“请坐。”

来到长条桌的上首,站定之后,韩复伸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坐下。

众人的目光他自然感受到了,自然也都知道大家想要听自己说什么。

毕竟行伍之人皆尚武勇,谁能拒绝自家大帅是个射雕英雄呢?

但韩复是不会说的。

不是会场内要遵守会场纪律不得闲聊,也不是要维持高冷的人设。

而是他韩大帅弯弓射大雕的经过,已经交给张全忠管辖的总宣教队,进行统一的整理和编纂了,目前正在赶稿当中。

以后襄樊营韩大帅射雕故事的所有经过与细节,都以总宣教队的通稿为准。

这种情况下,韩复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万一等下和总宣教队的通稿有较大出入,那不尴尬了么?

此时,韩复只是将头上戴着的毡笠取了下来,放在桌子上,然后又不着痕迹地将帽尾的部分朝向长条桌众人,那里插着的两根雉尾,正是来自当日在光化县外,被韩大帅打下来的那只灰背白腹的隼雕!

看到这毡笠上的这两根雉尾,众人皆是眼眸一缩,继而张开了嘴巴,做吸气状。

对于众人反应相当满意的韩大帅,心中暗爽的同时,表面却只是冷冷地说道:“本官在谷城之时,出于综合考虑,决定设立襄樊营西营,以加强西线的防御,应对郧阳之敌的威胁。擢原第一局把总宋继祖为西营坐营官,扩编

原战兵第四局为西营第一司,以贺丰年为千总;扩编原战兵第五局为西营第二司,以梁勇为千总。另将七、十、十一等新编战兵局,编入到西营序列之中。”

韩复先是简单的介绍了西营编制调整的问题,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之后,又继续说道:

“留守在襄阳的各战兵局,也要同时进行调整。扩编原战兵第二、三局为第三、第四战兵司,以原任把总陈大郎和马大利为本司干总......”

“正式的任命文书,晚些时候,将由中军文书室出具。”

这项命令一出来,议事堂内的所有人,全都望向了陈大郎和马大利的方向。

这两人实际上之前在各自带队剿匪的时候,都率领过由各战兵局临时组成的混编司,职级早就上去了,这次任命,其实更多的是尘埃落定。

意外倒不意外,但就算是不意外,大家还是很羡慕啊。

干总换算到大顺朝廷这边,已经算是介于都尉和掌旅之间的大官了。

而在襄樊内部,也属于中高级的将领,每年的工食银加上额外的战斗缴获和赏银,收入最少在七八十两银子往上。

并且还解锁了娶妻纳妾,分配独门小院,军医院优待治疗等多项权力。

在襄樊营的系统当中,属于是地地道道的“人生赢家”了。

因此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陈大郎还是脸色通红,显得有些激动。

马大利则有点烦恼,按照韩大人最新制定的操典,对于千总级别的襄樊营官员,有更高识字量的要求。他脑子不算太灵光,当初升百总的时候,识字考试都才是勉强过关,现在升上干总了,马大利感觉自己短时间内,基本上

没达到要求的可能了。

而达不到要求,不仅要被扣银子,并且还有被换下来的危险,这让马大利非常的发愁。

他和卷烟总号的一个姑娘已经说好了,等自己升上千总以后就下聘成亲,万一自己要是被拍下去,对方不答应了可怎么办?

“扩编骑兵哨队、火器哨队、弓手哨队为千总哨队,升哨队队正王金锁、赵守财、李松年为千总级队正;升赵栓、于满川等为副千总级副队正。”

“扩编骑马步兵哨队、水师步兵哨队为干总哨队,该哨队队正魏其烈,吕坤,并本哨队参谋、军法、宣教等官职级皆为干总级。”

“扩编襄樊营水师为襄樊水师营,以赵石斛为坐营官,坐营官以下卢三蒿、陈七、白水生、周平潮等,擢为千总官。”

“以近来投奔、归顺我襄樊营的各路豪杰、土寨等兵马,设立襄樊义勇营。该营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亦要按照我襄樊营的操典进行操练,军法和宣教工作亦不可懈怠。这件事,冯总镇、叶总训和张总教要放在心上,切

莫不可疏忽大意。”

听到韩大帅点名,冯山、叶崇训、张全忠,这三位被襄樊营士卒称为总爷的总镇抚官、总训导官和总宣教官同时站了起来,齐声说道:“是,职等谨遵大帅钧令。”

如今襄樊这边收编的各种兵、寨兵和降兵等,韩复刚才看了参事室汇总的数字,大概在两千一百余人。这些人的来源和成份都非常的复杂,而且由于是襄樊营招抚湖北、河南等地豪杰巨寇的一块招牌,具有相当的统战价

值,韩复并没有进行粗暴的收编,而是允许他们按照原来的编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但是这种特权,使得这些人将一些不好的习惯,也传染到了襄樊营内。韩复索性将他们集中起来管理和操练,省得被反向同化,以及出现摩擦事故。

“嗯。”

韩复点了点头,摆手让他们坐下的同时,又朗声说道:“编制调整,职级升迁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接下来打大仗打胜仗而准备的手段。本官在谷城、光化七八日间,对西线的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本官与谷

城县令、光化吴县令,以及侯都尉等当地将领一致判断,就在这一两月之间,郧阳的高臬台,必定会派大军前来攻打。因此,我襄樊营接下来要进入秋季作战阶段,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秋季作战来展开。”

长条桌两侧的“文武百官”,全都运笔如飞,各自在各自的小册子上记录着。

𝐈 𝓑 𝕢 𝐆. v 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