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豪杰(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熏门外,官道之上,自侯御封以降的光化县众领兵官,一时皆瞠目结舌,张着嘴巴,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接到那封说韩都尉要来造访光化县的书信的时候,没有谁会能想到,事情居然会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但这一切却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而且就发生在众人眼前!

韩都敢孤身前来,面对几十骑人马的冲锋,不仅丝毫不退,反而主动上前,已是证明了他的胆略与气概。

方才挽弓如月,一箭射落大雕,则证明了他除勇气之外,远超于众人的武艺。

而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韩再兴从一个破落的前明千户,到如今坐镇襄樊,几为全襄之主,则无疑又证明了他的手腕与能力。

有勇、有武、有谋,更兼是丰神俊朗的美男子,在侯御封等人看来,这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一枝杆两眼紧紧盯着那只灰背白腹的大雕,激动的脸色通红,身体都微微的颤栗。

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在不停地回荡。

什么叫英雄,什么叫豪杰?

这就是英雄,这就是豪杰!

今日便是永昌皇爷在此,恐怕也不过如此!

以没毛鼠为代表的,光化县中几个不愿意归顺到襄樊营的将领,这时也被韩复表现出来的气魄所震慑,扭扭捏捏的从蹲改成了跪,并低下头,不敢再直视这射雕英雄韩大帅。

高坐乌驳马之上的韩复,心中也是激动不已。感觉心跳快得,几乎就要从嗓子眼里面蹦出来了。

他今天完全没有见好就收的想法,一直在赌。包括刚才弯弓射大雕也是如此。

其实鄂西这边地处大巴山-武当山山脉,猛禽还是挺多的,大雕也不罕见,昨天在谷城县的时候,陈县令还将白腹隼雕作为山珍野味,用来招待他韩复。

但是刚才,在那样的场景之下,当韩复见到天空中恰好有一只白腹隼雕在低空盘旋的时候,他满脑子都是大漠苍茫,射雕英雄的画面;满脑子都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词句。

只想着弯弓搭箭,把那只大雕给打下来,根本就没有考虑,如果射不中,当众出丑怎么办的问题。

浑身血液已经完全燃烧起来的韩再兴,已经根本管不了这些了。他就是要赌,就是要孤注一掷!

射不中的问题,不是需要自己考虑的问题,到时自有侯御封等人为我辩经。

哪个敢讲不合时宜的话,老子就砍了哪个祭旗立威!

既然今日扮演的是枭雄,那么就要将枭雄进行到底。

否则的话,这些在义军中多年,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牌反贼们,凭什么对我韩再兴俯首帖耳,跪地叩拜?

好在韩复运气不坏,两次孤注一掷,都赌赢了。

让他心中激动之下,差点维持不住人设。

奶奶的,难道真的是天命在我?

回头得把刚才弯弓射大雕的场景画下来,让张老道好好宣传宣传。

孤身入敌营,招降侯御封五百将士的事情,也要编成评书,登在报纸之上,向汉江两岸,大江南北传播开来。

唔.......还可以搞点香烟卡什么的,正面是英雄图案,背面则是英雄事迹。金顶等高端香烟,买十盒就送一张,这样也能够对士绅阶层产生影响力。

就是这个办报纸上的人才,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陈孝廉是个有才学的,但确实不适合干这个事情……………

脑海中思绪纷呈,各种乱七八糟想法接连闪过的韩复,终于听到了从震惊当中恢复过来的,侯御封的话语。

只听这位同为都尉的侯御封,咚咚又叩首两下,大声说道:“承蒙大帅惠赐,末将等?感五内!大帅有如此胆略神威,实在是全襄百万生民的福分,末将等愿附骥尾,以效犬马之劳!”

侯御封的话说完,韩复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这小子看起来像是读过书的啊。

军情局的情报没错,自己也没有看错人。

侯御封确实是个值得冒风险,将其彻底收服的义军将领。

韩复高坐乌驳马之上,打量着这位光化县的最高军事首领,忽然手中马鞭一扬,笑道:“你来为本官执鞭坠镫!”

话音刚落,跪了满地的众将士,全都看向了侯御封。

虽然他们的侯爷和韩大帅在职级上都是都尉,但韩大帅这话说出来,就是要明确地分出主次了。

从此之后,附骥攀鸿,以犬马,就将不再是说说而已。

侯御封半点犹豫也没有,磕了头爬起来,走到韩复跟前,从对方手中接过马鞭,拉着那匹乌驳马,向着光化县城走去。

侯御封都下马了,光化县其他众将士,自然也不能僭越,从地上爬起来以后,纷纷牵着各自的坐骑,跟在后头。

短短半个时辰之前,还风烟并举,奔腾如虎的几十骑人马,这时如同郊游归来一般,温良驯服,老老实实的跟在那面“襄樊都尉韩”的旗帜之后。

南熏门内,侯御封手下的那些士卒,也分列于街道两边,又是诧异,又是迷惘,又是震惊地望着眼前的景象,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刚才大当家他们,不是风风火火杀出城去的么?

怎么转眼就成了这样?

大当家的在为一个年轻人牵马执鞭,二当家、三当家他们,也都牵马步行,跟在后头。尤其是二当家一枝杆,手里还举着一只灰背白腹的大雕。

发生了什么事情?

总不能刚才那个阵仗,是出门打猎去的吧?

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这些士卒最终将目光都汇聚在了那个骑着乌驳马的年轻人的脸上,将那张脸孔深深烙印在脑海当中。

光化县城和谷城县城差不多大,但由于前者是明顺双方争夺的焦点,几次易手之后,县中人民逃亡大半,城中远不如一水之隔的谷城繁华。街市上人烟稀少,显得很是萧条。

在韩复的要求之下,侯御封放弃了先请韩大帅吃酒解乏的计划,而是牵着马,将他一路带到了军营的辕门前。而后韩复又叫侯御封收找士卒,他要先点阅全营将士。

🅘  𝔹  Q  𝙶. v  🅘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