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历史的洪流(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让你到第五局当把总,是本官做出的决定,而本官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认为你有这个能力当好这个把总。”
“军中不是一个可以讲条件,讲道理的地方。”
“本官一应命令,在未正式下达之前,不拘你是千总,把总抑或是普通士卒,皆可向本官提出意见,讲明自己的看法。”
“但是......”
韩复在“但是”这两个字上发了重音:
“但是命令下达之后,没有任何更改的余地,不管对错,凡我营中之人,必须一体遵从。”
“迟疑不遵者,即视为明抗军令,必严惩不贷!”
实际上,韩科长这就有点借题发挥的意思了。
但大战在即,他需要有这么一个机会,在中高级营官面前,重申一下军纪,加强一下自己作为军事主官,所做出的军令,不分对错,都必须要不打折扣执行的权威。
这其实也是韩复从《纪效新书》上学来的。
戚少保在《纪效新书》上说的更加直接,他说“凡出口就是军令!就是说的差了,宁任差到底,决不改还。”
而六百多年后,另外一个军事家也说过类似的话,“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
这都是无数前辈用鲜血总结出来的经验啊。
同样的,他将梁勇和李铁头提拔上来,也是为了平衡一下,由于队伍快速扩张,而同样快速、大规模走上中高级营官阵列的桃叶渡老兄弟们。
虽然说这些桃叶渡老兄弟,对他们的韩大人,向来是忠心耿耿。
但是权力这座天平,你不去维持平衡,那么就很容易倒向你不愿意看到的那一边,最终造成你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韩复必须要未雨绸缪,避免那样的事情发生。
“是......是!”梁勇没想到自己的问题,差点等同于质疑、抗拒、不遵守韩大人的命令,眼眶都红了。
见到梁勇这个样子,韩复也放缓语气说道:“梁勇,你在扫荡六合堂的行动,还有张家店之战中的表现皆是英勇,平日操练亦称得上刻苦,以本官观之并不比任何人差,本官对你寄予厚望,望你梁把总勉之,于战时再立新
功!”
梁勇瞬间感觉鼻头发酸,眼眶变得更红,有一股说不出的情绪在胸腹间激荡,让他恨不得立时就有几个贼人出现在此间,让他杀了,以报韩大人之恩。
他心中激动了好一会儿,才带着点哽咽的说道:“韩大人你放心吧,等到上了战阵,俺......就算是豁出性命不要,也要韩大人建功,绝对不,不当没卵子的孬种!”
“有这个志气便算得上是好汉子,本官随时准备为你梁把总请功!”韩复脸带微笑,给满了梁勇情绪价值。
等到梁勇坐下,韩复又望向了坐在议事堂最角落的李铁头,“李铁头,你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脖子粗大,头顶发须稀少的李铁头腾的站起来,目不斜视,大声说道:“小的当韩大人的兵,听韩大人的话!韩大人让小的做啥,咱就做啥!”
“好!”韩复提高声调称赞了一句,接着又说道:“不过,你李铁头是从小队长直升的把总,这轮战事当中,本官会着重考察你战兵预备第六局的表现,你他娘的要是没带好兵,给老子丢了脸,回来以后,还是滚回去当你的小
队长!”
李铁头嗓门挺大:“小的听韩大人的话,一定能够把兵给带好!”
韩复不再多说,摆了摆手,示意李铁头坐下。
接下来,他又对火铳队、骑兵队、弓手队进行了调整。
火铳队原有三十员铳手,从张家店回来之后,又招募了四十五员,这次韩复将火铳手和炮手进行了整编,统一编入到火器局当中。
由赵守财火器局把总,并直领两个火铳队,由在张家店之战中表现出色的于满川任副把总,并直领炮兵队。
骑兵队主要是由张家店之战时投奔过来和俘虏的罗天威手下为主,由第一个倒戈的娃娃军王金锁担任队正,赵栓从军情局调任骑兵队,担任副队正。
两人皆着副把总级。
加上其他几个和赵栓一起调过来的会骑马的军情局老兄弟,还有回到襄京之后,韩复通过李之纲,花大价钱招募的五个“雇佣兵”,骑兵队一共有二十三骑。
同时,在大军行进的过程中,骑兵队要协助军情局,承担探路的任务。
相比较于火铳队、骑兵队,弓手队则寒酸了不少,只有几个之前做过猎户,或者是襄阳卫出身的,具备一定经验的新勇,总计只有八个人。
鱼市街路口事件发生当天,投奔过来的那个李松年,韩复特意试过了,确实水平很高,由他来担任弓手队的队正。
级别是旗总级。
除此之外,还有先前已经成立的宣导队,宣讲使是张全忠,当然了,现在整个宣导队也只有他一个人。
前几天张全忠汇报说,他看上了整日跟着李伯威巡街的刘进宝,绝对是个可造之材,想要把刘进宝给要过来。
但韩复暂时还没有同意。
将原本因为快速扩张,而显得有些混乱的组织架构理顺了之后,韩复现在对于自己的兵力,终于不再是朦朦胧胧,雾里看花了。
而是有了一个很直观的数据。
只算战兵队的,现在共有六个战兵局,十七个小旗的兵力,算上直属于旗总、把总的辅兵,战斗部队超过了五百五十员。
另外还有百人左右的火器局、二十多人的骑兵队,不到十人的弓手队。
以及一百多个随时可以转换成战兵的新勇司。
从规模上讲,韩复现在已经快要接近襄京城中南营、北营这两个营头的规模了。
比半个多月之前的张家店之战时,实力扩充了好几倍。
但当初自己打的是被张文焕裹挟起来的拜教信众,除了张文焕的那些老兄弟还有点战斗力之外,其他的可谓是一触即溃,并没有给韩复造成多大的困难。
而这次要面对的则是仙居寨那些接受过明廷官军副将操练的乡勇,这些乡勇能从大顺手中收复荆门州,虽然说是占了荆门州守备空虚的便宜,但足见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而且,左良玉还有可能派兵到荆门州一带布防,和仙居寨乡勇组成防线,寻机攻打承天府。
自己虽然人多,但真正接受过战火考验的,也只有参加过张家店之战的那一百来号老兄弟,真正和仙居寨的乡勇,和左良玉部碰撞起来,会是个什么结果,韩复还真是心中没底。
好在,这一战对于他来说,能不能取得战果并不是最主要的,韩科长真正的心思,始终放在这座铁打的襄阳城,始终随时准备着杀他个回马枪!
明朝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五月十五日,在白旺连连催促之下,使用了各种手段,把襄京搞得鸡飞狗跳,终于做好了各种准备的杨彦昌和路应标,各率所部,渡过汉江,向着三百多里外的德安府开进。
在出征之前,路应标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大堆的叫花子,让人给送到狮子旗坊来,说是那天抢走的壮丁,现在,他按照白将军的吩咐,已经尽数归还了。
至于说所谓的和解银子,既然韩复自己本人都说是讹言,那么白旺自然也有充足的理由不作归还。
西直街的那场风波,就以这样的方式,糊弄了过去。
在南北两营出征的当天晚上,河南等地又有“山海关战事不利”“京师有警”之类的消息传来,但考虑到大顺天子刚坐了天下,岂有局势变幻如此之快的道理?
这样的消息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重视。
五月十六日,襄京巡城兵马司提督韩复所部,由西成门出城,沿着半个多月前征讨拜教的路线南进。
穿越两个月以来,韩科长终于要亲身参与到,明末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之中了。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𝙸 𝙱 𝕢 𝐺. v 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