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原子起爆(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黑洞拦截计划的其馀组成部分,譬如氢弹的转运丶发射等,一切事情都和我们无关。我们无需去关注他们能否完成,只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即可!
同时,我也不要求一定要完成360万颗氢弹的生产任务——是的,我并不强制要求,世界政府也没有给我们下达必须完成的要求。
世界政府和我,唯一的要求只有一点。
全力以赴,竭尽全力的去做!能做到什麽地步算什麽地步!
只要在末日来临的时候,你能拍着自己的胸口,没有一点迟疑和愧疚的说上一句「老子已经踏马的尽力了」就行!
这项工程没有考核,没有监督,没有评比。又或者说,唯一的考核员丶监督员,都是踏马的自己!
明不明白!」
馀庆教授脖子上青筋条条绽起,怒吼出了这几个字。
这一刻,会场之中参会的数百名专家同时做出了回应。
「明白!」
「好,现在来拆解任务!
首先是氢弹工厂产能。
赵新海主任,你是27家氢弹工厂推举出来的产能负责人,你来向大家说一说。」
赵新海站了起来,向所有与会者微微示意后道:
「现阶段,全球27家氢弹工厂都处在低位生产模式,每年新生产氢弹数量仅为1000颗不到,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了旧有氢弹的维护方面。
如果要进行全面动员,尽可能提升氢弹产能的话,我们有把握将标准型号氢弹的生产速率提升到年平均60万颗。
这个数字与此次黑洞拦截工程所要求的360万颗氢弹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且,此次工程要求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生产,换算为年产量的话,就是年均生产2160万颗,足足是现有产能的36倍。
要达到这个产能确实很难。
我们不仅需要完全挖掘出现有设施的生产潜力,还需要在极短时间内搭建出数百座临时工厂,需要徵召数十万乃至百万名之前从未具备过氢弹生产经验的工人,在短期紧急培训后就让他们进入生产线。
这其中的困难和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普通人想像。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要完成这一生产任务,总动员人数可能要达到千万以上。
但……难归难,我们的工程师团队进行全面讨论后却认为,这方面其实是不必太担心的。
氢弹这种武器虽然科技含量极高,但一旦突破技术壁障,生产流程也就和普通的工业品没有什麽差别了。
想要足够的数量,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即可。在如今世界政府全力推动黑洞拦截计划的此刻,我们认为,我们完全有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数量氢弹的生产。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条件。」
他的视线陡然锐利:「有充足的原料供应。
制造氢弹过程中的绝大部分原料,无论是特种钢丶高爆炸药丶控制元件等,其本质上都是工业品,扩充产能虽然困难,虽然同样涉及到无数人力和物力的调动,但在此刻情况下都不会造成障碍。
唯一的障碍是,裂变原料,也即铀-235和钸-239。
以一颗氢弹平均需要10KG裂变原料作为起爆药计算,360万颗氢弹,需要的裂变原料总质量为3.6万吨。
如今的我们……能拿出这麽多裂变原料吗?」
氢弹爆炸的原理是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氢丶氦等元素的同位素进入聚变状态,将质量转化为能量。
这其中的前提是,极端高温高压的环境。
这和铀丶钸两种裂变燃料进行核裂变类似,但要求更高。
裂变弹,也即原子弹,营造出这种高温高压环境使用的是高爆化学炸药,通过炸药的能量极度挤压裂变燃料,让它们进入裂变状态,进而释放出能量。
而聚变弹,也即氢弹所需的环境,通过高爆化学炸药完全无法达成。
唯有原子弹才能达到要求。
也即,每一颗氢弹,是每一颗,没有例外,其中全部都有一颗充当起爆药的原子弹。
高爆化学炸药引爆原子弹,原子弹再引爆氢弹。
没有原子弹,就没有氢弹。
360万颗氢弹,就需要360万颗原子弹作为起爆炸弹,就需要3.6万吨铀-235或者钸-239。
这还是经过科技进步,将裂变燃料利用到几乎极限,极大缩小了每一颗氢弹所需原子弹的当量的缘故。
到了这一步,就不打一丝折扣,没有一点商量的馀地了。
物理学规律不会跟人们讲任何情面。
面对这个问题,馀庆教授看向了另一位核物理专家。
(本章完)
𝐈 B 𝑄 𝔾. v 𝐈 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