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六角亭(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姜辛夏想进去看看,但有兵卒守卫,一时之间,还真没办法进去。

她退出了人群,坐在台阶上,从布袋里拿出准备好的胡饼与水囊,先吃点垫肚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11六角亭(第2/2页)

吃到一半时,有两个妇人又挑又抬的,摇摇晃晃上了山。

姜辛夏双眼一亮,立即把吃的东西塞进布袋里,三两步赶上了挑饭桶的老妇人,伸手帮她扶扁担,“婶子,我帮你撑把力。”

大冬天的,从山下挑饭桶上来,老妇人显得很吃力,有人帮她撑把力,挺高兴的,但没说话,不敢耽误兵差们饭食。

姜辛夏就这样一手托着老妇人的扁担,一手扶着晃动的饭桶,跟着老妇人进了倒塌的圣母庙内。

帮着老妇人与她媳妇给兵卒打饭打汤,最后趁他们没注意,溜进了倒塌的地方,身形敏捷的爬上了倒塌的檐柱上,伸手去摸木材,寻找导致姜父死亡的断梁。

刚刚采伐的新木,水分含量较高,这样的木料热胀冷缩系数高,容易开裂,因此木匠去皮后,木材会放置在干燥场所风干,通常时间为数月。

而且在干燥之时,木头放置时也有讲究,一般是根部向下,头部向上,放置的跟生长的方向一致,这是因为水气蒸发也会顺着木头长势,一部分从头蒸发,另一部分水分由根部流出。

这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众多老木匠多少年累经的经验。

对于昂贵的硬木,则会用水泡法,即将木料放置在水池或者鱼塘中泡半年甚至数年之久。

泡料相比晒料用时更长,一些木料会浸泡十余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木料的营养物质(树脂)会逐渐稀释,纤维更密实,这样处理过的木材可以有效的防虫防腐,且更加坚硬。

姜辛夏把能摸到的木头横截坚纹挨个摸了个遍,指尖在粗糙的木面上细细游走,感受着木材的纹理走向、干湿程度和隐秘的瑕疵。

她不禁暗暗长叹,从选材、运输、晒料、泡料、毛料定型等每一个环节仔细审视,看大面上好像都不错,木材的种类似乎也符合要求,表面处理也算光滑,但仔细一琢磨,却大多张料李用,偷工减料。

在古典建筑营造体系中,木匠们为了方便施工调度和交流,常把‘梁、枋、柱、斗拱、桁等大型构件称为大架,称这些工匠为大作匠,而‘雀替、吊柱、门窗’等为小构件,称这些工匠为小作匠;

大架处本该用优质硬木,却换成了质地较软之木;有的榫卯结构尺寸不符,明显是为节省材料而随意切割;甚至有些木材的含水率过高,摸上去带着潮湿的凉意,显然是晒料环节偷工所致。

姜父一定是发现了这个问题,肯定也跟掌墨讲了这些情况。所以为了除掉他这个实诚的发现者,诬陷他技术不行,构陷他‘泄私愤’以此来掩盖圣母庙因偷工减料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责任全部推到姜父身上,简直……

伤心的姜辛夏突然感觉不对劲,怎么这么安静?

她下意识滑到山墙隐秘处,悄悄通过墙上小孔往外看,不久前在凉亭内遇到的贵公子竟也来了圣母庙,只是仍旧背对着他。

让她见不到他容貌,就像圣母庙之案一样,让天下人看不到真相一样。

他就是钦差大臣——崔国公次子——崔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