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启程回京(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方面,北疆的建设离不开他。另一方面,康熙隐隐有一种感觉,这三年的边疆磨砺,对承祜这位未来的储君而言,是任何书本都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
他正在亲手为大清,锻造一柄最锋利的剑。
……
春去秋来,又是数月。
尼布楚的城墙上,已经爬上了一抹新绿。
雅克萨与尼布楚,已经不再是地图上两个孤零零的名字。
城内的贸易市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它们成了大清帝国最坚固的北方门户,也是东北地区最繁华的贸易中心。
宽阔的石板街道上,满洲的商人牵着满载丝绸、茶叶的驼队,与来自北方的索伦、达斡尔猎人擦肩而过,后者则带来了最上等的貂皮与人参。
甚至,偶尔还能看到几个金发碧眼的罗刹商人,小心翼翼地用生硬的汉语,与榷场的官员讨价还价,用带来的毛毯、玻璃器皿换取他们梦寐以求的东方商品。
城内的学堂里,传出稚嫩而整齐的读书声,汉话、满语、蒙古语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希望。
城外,大片被开垦出的田地里,耐寒的黑麦在风中摇曳,军屯的士兵们一手持枪,一手持锄,真正做到了戍边与生产两不误。
城主府的书房内,承祜正在一张巨大的沙盘前,对彭春和郎谈做着最后的交代。
如今的他,长身玉立,肩宽腰窄,一身玄色滚金边常服穿在身上,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沉稳气度。
“雅克萨的棱堡体系,火炮的配置与防御死角,我已经全部标注出来,你们需按图操练,务必让每个士兵都熟记于心。”
“尼布楚的榷场,税率不可轻易更动。对内,要让利于民,鼓励通商;对外,则要利用我们的商品优势,逐步掌控贸易的主动权。记住,有时候,一船茶叶丝绸,比一万大军更有用。”
彭春与郎谈肃然而立,凝神倾听,像是两个最认真的学生。
三年来,他们早已习惯了太子殿下这种超越时代的思维方式。
在殿下口中,战争与贸易、军事与民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盘环环相扣的大棋。
“殿下,”彭春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地颤抖,“您……真的要回京了?”
这三年来,他们早已将承祜视为主心骨,甚至是信仰。
一想到他要离开,心中便充满了难言的失落与不安。
承祜转过身,目光扫过这两位已经对他忠心耿耿的将领,微微一笑:“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离京三年,也该回去给皇阿玛一个交代了。”
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清冷的空气涌了进来。
窗外,是他一手缔造的繁华城池,远处,是连绵不绝的林海雪原,更远处,是他为大清开辟出的百万疆土。
一面巨大的、崭新的大清龙旗,正在城楼的最高处,迎风猎猎作响。
“这里的根基已经打下,剩下的,便是开枝散叶了。”承祜的声音平静而悠远,“我为大清守了三年的国门,现在,是时候回去……看看我大清的家门了。”
他缓缓收回目光,那双绝美的桃花眼深处闪过一丝无人能懂的锋芒与算计。
“传令下去,整顿行装,三日后,随孤,启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