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江南记略(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音落下,两行老泪,终是忍不住,自他那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悄然滑落。

也就在这一刻,远在千里之外紫禁城毓庆宫中的承祜,脑海中再次响起了那道冰冷的机械音。

【叮——检测到目标人物‘顾炎武’产生深度赞誉情绪,任务“士林之心”进度1/3。】

承祜缓缓闭上眼,将心中的一丝波澜压下。

顾炎武,字亭林,这位堪称明末清初士人风骨的化身,其赞誉的分量,远非寻常鸿儒可比。

能够得到他的认可,意味着自己的第一步棋,走对了。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康熙朝,是文字狱初兴的年代,一桩桩因诗文而起的冤案,如同一把把尖刀,反复凌迟着汉人士大夫本就脆弱不堪的自尊。

这,既是危机,也是转机。

他需要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足以震动整个江南士林的大案。

……

机会,比承祜预想的来得更快。

冬日的紫禁城,琼楼玉宇被一场薄雪覆盖,平添了几分萧索与肃杀。

乾清宫西暖阁内,地龙烧得正旺,温暖如春,气氛却冰冷得仿佛能滴水成冰。

康熙端坐于御座之上,面沉似水,那双素来深邃的龙目中,此刻正酝酿着滔天的风暴。御案上,一本线装书被狠狠掷在地上,书页散乱,如同被判了死刑的囚徒。

“好一个《江南纪略》!好一个沈榷!”康熙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令人胆寒的森然,“通篇不着一字非议,却字字句句都在为前明招魂!什么叫天倾西北,文脉东南?这是在说我大清得国不正,只有江南才承续了华夏正统吗?!”

殿下,内阁大学士明珠、翰林院掌院学士张英等人跪伏于地,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这桩江南纪略案发酵已有数日。

起因是浙江巡抚参劾当地名士沈榷所著《江南纪略》一书,书中记述明末江南地区的风物人情与士子气节,用词考究,文笔斐然。

然而,在有心人的解读下,其中许多看似寻常的记叙,都被赋予了腹诽朝廷、心怀故明的罪名。

比如书中一段描写柳树的文字,“……纵历风霜,其根愈固,春风一度,依旧青青”,被解读为暗喻汉人根基稳固,只待时机便会复起。

这种微言大义的罪名,最是诛心。

“传朕旨意!”康熙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沈榷,凌迟处死!其家产抄没,三族之内,男丁流放宁古塔,女眷罚入教坊司!凡为此书作序、刊印、售卖者,一律斩立决!此书,列为禁书,天下搜缴,尽数焚毁!”

“皇上息怒!”张英等人大惊失色,连忙叩首。

如此酷烈的惩处,远超常例。

这已经不是在办一个案子,而是在向天下,尤其是江南的读书人,亮出屠刀。

“息怒?”康熙冷笑,“朕若不以雷霆手段,这些首鼠两端、心怀叵测的读书人,便不知何为敬畏!他们一边食着我大清的俸禄,一边却在笔杆子上动心思,妄图动摇国本!不杀,不足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