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余波(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弘德帝下旨,称林太妃病逝,丧仪一切从简,不附庙,不兴众哀。又下旨申饬内侍监管不严,致使有奸人作乱,玄武门值守军校亦有失察之过,一番或贬或罚的处置后,此事在明面上算是翻了篇

这一日,却有一封来自赵王府的请罪奏疏,递到了弘德帝的御案前。

奏疏中,赵王言辞恳切,痛心疾首。言称自己未能察觉母妃林氏“德行有亏”,以致其“忧惧成疾,骤然薨逝”,实乃身为人子之大不幸,亦是臣子之失职。他恳请弘德帝剥夺其食邑,准他在王府中为母妃茹素诵经,闭门思过,以赎罪愆。

这封奏疏写得情真意切,姿态放得极低,将一个因母亲失德而惶恐不安、自责不已的孝子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闻听此事,萧玥冷笑一声,将手中的笔搁在笔山上。

“好一个闭门思过,好一个茹素诵经!我这位王叔,倒是演得一出手足情深、孝感动天的好戏!”她语气中的讥讽毫不掩饰,“他这是以退为进,主动将自己圈禁起来,反倒让旁人无话可说。”

书仪神色凝重,点头道:“赵王殿下此举,确实高明。主动请罪,自罚自损,既全了孝道,又彰显了对陛下的恭顺。此刻谁若再攀咬他,倒显得不近人情,别有用心了。”

她看向萧玥,“陛下……如何批复?”

“还能如何批复?”萧玥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恼怒,“父皇自然是温言抚慰,说他纯孝可嘉,林太妃之过与他无干,让他安心在府中静养,不必过于自责,连食邑都分毫未动。”

她站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心中的憋闷无处发泄。明明所有线索都隐隐指向赵王,明明他嫌疑最大,可偏偏就是抓不到一丝真凭实据。如今他更是主动跳出来,摆出这副无辜受害者的模样,反而让他们投鼠忌器,不能再深查下去。

“他越是如此,我越觉得他心中有鬼!”萧玥停下脚步,声音带着冷意,“只是不知,他这闭门不出的王府之内,藏的究竟是忏悔之心,还是……更深的图谋。”

书仪沉声道:“殿下少安毋躁。赵王既然选择蛰伏,短期内必然不会有动作。我们正好借此机会,整饬宫禁,只要我们自己不乱,稳扎稳打,对方迟早会露出马脚。”

萧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书仪说得对,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她看向窗外,夕阳的余晖给宫殿镀上一层殷红,如同血色。

萧玥抛去这些杂念,仔细翻看着手中的名单,眼神明灭不定。纸上罗列了十几个名字和大致方位,有些在漠南残存的部落中,有些则混迹于沙娑或其他小部族,甚至还有些在大梁境内。

“殿下,这份名单……”书仪低声询问。

萧玥将名单轻轻放在案上:“阿尔斯兰不是傻子,他交出来的东西,必然是真假参半。真的,是他确实需要借助朝廷力量去联系、或许还能听命于他的旧部;假的,要么是早已与他离心离德,甚至可能已投靠他人的,想借我们的手铲除异己。”

她沉吟片刻,吩咐道:“将这名单抄录一份,密封后送去给楚国公。请舅舅暗中派人,依着这名单上的线索,一一核实。查清底细后,将来无论是用是防,方能有的放矢。”

“是。”书仪领命,立刻前去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