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珠联璧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氏走上前,柔声道:“殿下待你情深义重,我与你父亲亦是看在眼里。待陛下正式下旨,明确了婚期,府中便该着手准备婚仪了。断不能委屈了殿下。”

翌日,谢靖奉诏入宫,呈报了一些文书,得了弘德帝允准,便往立政殿去见萧玥。

萧玥抬眸,对书仪微微颔首。书仪会意,无声敛衽一礼,悄然退至殿外,并轻轻合拢了殿门。

随着那一声轻微的“咔嗒”声响起。萧玥几乎是立刻从案后站起身,快步走到他面前,目光在他身上细细巡梭:“伤可好全了?昨日事多,也无法与你好好说话。”

萧玥清澈的眼眸中映出谢靖的脸,她眼中的担忧几乎要溢出来。

“真的好了。”谢靖握住她微凉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细微的颤抖,心中软成一片,声音温柔,“让殿下忧心,是臣之过。那日十里长亭,骤然见到殿下身影,臣便觉得,陇右一切艰险,风沙霜雪,皆不足道。”

萧玥脸颊微热,却没有抽回手,反而轻轻回握了一下:“你我之间,独处时不必总是‘殿下’、‘臣’的,听着生分。”

她引他至窗下的软榻旁坐下,神色转为凝重,“你带回的消息我都知道了,那密信确是疑点重重,阿耶虽未明言,但心中定有计较。我这边,书仪近日探听泰安宫旧事,除了沈氏汲汲营营,想借三皇子搅动风雨之外,还隐约查到了林太妃的些许往事。她是当年陈宁的心腹宫女,又与息太子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只是年代久远,知情者寥寥,线索极为模糊,尚需多方核实。”

“林太妃……”谢靖默默记下这个名号,眉头微蹙,“陛下已命我暗中调查密信来源及那死士背后主使。这恰是一个契机,我会借此机会,留意所有可能与东宫旧人相关的线索。”

“如此甚好。”萧玥颔首,眸中闪过一丝锋芒,“我在宫中会继续留意。沈淑妃引荐吴神医,或是为了搅浑池水,让崔氏再生出非分之想,她好火中取栗。但这林太妃常年深居简出,几乎被人遗忘,若真与旧事有染,或许才是更深藏不露的那个。我们分头查探,若有消息,再互通有无。”

两人就着窗外渐沉的暮色,低声交换着彼此的想法与疑虑,将各自掌握的零碎信息拼凑,虽未能窥得幕后全貌,却已明确了探查的方向。

数日后的大朝会,太极殿上气氛庄严肃穆。弘德帝当庭颁旨,对陇右平乱有功之臣大加封赏。张韬加授镇军大将军号,赏赐金帛无数;金吾卫中郎将郑桓晋爵一级,暂领兰州都督,总揽善后及边防重任。一时之间,殿内贺声阵阵。

待到谢靖之名被唱出时,殿内顿时安静了许多。内侍朗声宣读诏书,盛赞其“忠勇智谋,临危受命,戡乱定边,厥功至伟”,特晋其为正四品上的中书舍人,兼礼部郎中衔,并明旨允其参知政事。

此旨一出,朝堂之上先是一片肃静,旋即响起了压抑不住的低声议论。中书舍人,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敕,职位清贵且紧要,非皇帝绝对心腹不能担任。其圣眷之隆,可见一斑。

韦远、楚国公等与谢家交好或看重其才的重臣,皆面露赞许之色,微微颔首。而另一些勋贵世家出身的官员,则神色复杂,目光闪烁,彼此交换着眼神,不知心中在盘算些什么。

谢靖整了整衣冠,沉稳出列,于御阶之下深深叩拜,声音坚定:“臣,谢陛下隆恩,必当竭诚尽力,不负圣望!”

退朝的钟磬声悠悠响起,群臣依序鱼贯而出。谢靖与几位上前道贺的同僚寒暄数句,态度谦和,举止得体。

他步出承天门,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起眼,望着巍峨的宫城与远处繁华的街市。孙奉虽死,陇右暂平,但那封意图栽赃的密信,那训练有素的死士,以及萧玥提及的那位深居泰安宫、可能与东宫旧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林太妃,都像是一团团隐藏在水面下的暗影。

陛下的封赏是荣耀,更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