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谢靖回京(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玥起身,亲自扶她坐下,温言道:“云姨放心,消息确凿无误。阿晏不仅无恙,还在陇右立下大功,阿耶甚是欣慰,如今他已在回京的路上了。”

高氏闻言,双手合十,连念了几声佛号,眼眶瞬间就红了:“多谢佛祖保佑,多谢陛下隆恩。”她拉着萧玥的手,声音哽咽,“不瞒殿下,自得知他跌落悬崖的消息,我这心就跟油煎似的。他父亲表面镇定,那些日子也是夜不能寐。如今总算……总算……”

萧玥心中亦是酸涩与欣慰交织,轻轻拍着高氏的手背安抚:“都过去了。阿晏吉人天相,必有后福。”

送走了激动不已的裴氏,萧玥独自站在窗边,看着庭中渐盛的日头。得知他平安,她比谁都高兴。那份强压了许久的思念,此刻如同解除了禁锢的藤蔓,疯狂滋长起来。

她想去迎他,想早一刻看到那个让她牵肠挂肚的人。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再也无法抑制。

甘露殿内,弘德帝批阅着由陇右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捷报与善后奏章,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

张韬与谢靖联名的奏报中,陈述了平定兰州、查获军械的过程,也隐晦提到了孙奉被当众灭口以及那封密信。

李福安轻手轻脚地换上新沏的茶,弘德帝端起来抿了一口。

弘德帝放下茶盏,思索着一些旧事。

孙奉当年高中,因口才了得,颇得先帝看中,多年来兢兢业业,竟也一步步做到了兰州都督的位置。

这朝堂之上,宫闱之中,究竟还藏着多少这样的“旧人”?他们是真的想为息太子复仇,还是只想借着一个名头,行自己的不臣之事?

弘德帝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却是帝王的冷厉。他缓缓收起思绪,将那份奏报单独放在一边。无论如何,陇右暂平,总归是好事。至于那些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他有的是耐心,陪他们慢慢玩。

官道上尘土微扬,一队轻骑护送着一辆马车,正朝着长安方向疾驰。

谢靖并未坐在车内,而是骑着马行在队伍前列。他换下了戎装,穿着一身常服,风尘仆仆,眉宇间全是急切。兰州之事已了,后续有张韬与郑桓处置,他归心似箭。

远远地,已能望见长安城巍峨的轮廓。就在距离城门约莫十里的长亭处,他却看到了一队仪仗静静地停在那里。几名宫装侍女和内侍垂手侍立,亭子中央,一道倩影正凭栏远眺。

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宫装,外罩一件淡碧色的薄纱披风,发髻简单,清丽得如同雨后初荷。日光在她周身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那熟悉的眉眼,不是萧玥又是谁?

谢靖心头猛地一跳,勒住马缰,动作快得几乎让自己踉跄了一下。他翻身下马,脚步竟有些不受控地加快,几乎是跑着穿过了那段不长的距离。

萧玥也看见了他。在他下马奔来的那一刻,她的眼眶不由自主地红了。

“殿下……”谢靖在她面前站定,气息因急促的奔跑而有些不稳。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只化作深深的一揖,“臣,回来了。”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她,丝毫不掩饰那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思念与情意。

萧玥看着他明显清瘦了些却精神奕奕的面庞,看着他眼中自己的倒影,所有的不安、等待、强撑的坚强,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她轻轻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回来就好。”

她示意左右退开些许,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飞快地塞进他手里,低声道:“这是……重新去大慈恩寺求的,住持大师亲自开的光。”

谢靖紧紧握住那尚带着她体温的香囊,指尖甚至能感受到她微微地颤抖。他心中柔软得一塌糊涂,低声道:“让殿下担忧,是臣之过。殿下所赠玉佩……”他想起那为他挡下致命一箭却已碎裂的玉佩,语气带着歉疚与庆幸。

“玉碎了便碎了,人平安就好。”萧玥打断他,眼中水光潋滟,却笑得无比真切,“只要你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强。”

两人相视而立,千般言语,万种情思,尽在不言之中。十里长亭,微风拂过,带来远山青草的气息,也带来了久别重逢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