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适配与渐进(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涉及理论底层逻辑、技术实现路径的细节,甚至是对于某些过于理想化推演的质疑。

李骁不慌不忙,一一作答,他并没有固执己见,因为哪怕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并非无所不能。

对于确有考虑不周之处坦然承认,对于能够解释清楚的地方则引经据典、条分缕析。

其扎实的功底、丰富的学识、开阔的思路和谦逊的态度,再次赢得了众人的好感。

就在提问环节接近尾声时,坐在后排的那位一直沉默聆听的老者,在身旁人员的低声示意下,缓缓举起了手。

会场瞬间安静了不少,许多认识这位老者的人都露出了惊讶和敬畏的神情。

负责主持的工作人员连忙示意:“请后排那位同志提问。”

李骁看过去,虽然有些距离,但他还是很确定自己没有在院里见过这个人。

不过能来参加会议,肯定也是相关学术圈的,于是李骁微笑点头。

老者并未起身,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沉稳和穿透力,通过面前的话筒清晰的传遍会场。

“李骁同志,你的报告很精彩。我注意到,你多次强调技术的适配性与渐进性,反对脱离基础的拔苗助长。”

“我想请问,在你看来,面对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客观差距,如何把握‘追赶’的节奏,才能真正的做到你所说的适配与渐进?”

“而不至于在追赶中迷失方向,或者因为过于求稳而错失机遇?”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超越了具体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科技发展战略的高度。

会场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骁身上,想听听这位如今如同新星般冉冉升起的年轻学者如何应对。

李骁心中也是微微一凛,这个时候,他才认出了提问者的身份,或者说是猜出来了。

一位经常出现在内部参考消息重要板面上、主管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领导。

深吸了一口气,李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略作思考后,才诚恳回答。

“首长,这个问题非常深刻。”

听到李骁称呼他为首长,提问的老者只是微微一笑。

“我认为,追赶的节奏,关键在于‘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

顿了顿,李骁组织着语言:“我们不能奢求在所有领域齐头并进、全面赶超。”

“那既不能现实,也会分散本就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做的,是集中力量,选择那些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且我们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潜在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

“就像您曾经指示过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具体到适配与渐进,我认为首先是要建立在对自身家底和外部环境清醒认知的基础上。”

“比如,我们可以引入某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算法模型,但在具体工艺和材料上,可能需要寻找符合我们当前工业水平的替代方案。”

“先解决‘有无’,再追求‘好坏’。同时必须将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贯穿始终,不能只满足于引进和模仿。”

“技术的落地过程,本身就是培养人才、锤炼队伍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