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老街记忆(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街坊会议不欢而散后,一种沉重的压抑感笼罩着万象城老街。争论的裂痕并未消失,反而像一道无形的沟壑,横亘在邻里之间。支持和反对的声音虽然暂时平息,但焦虑、猜疑和不安的情绪,如同低气压,弥漫在潮湿的空气里。
林星晚是在第二天上午接到叶知微的电话时,才详细知道了昨晚会议上的激烈争执和沈照野的异常离去。
“星晚姐,你是没看见,吵得可凶了!王奶奶气得直哆嗦,老张叔他们好像有点动摇了……最吓人的是沈老板,他脸色突然变得特别白,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我跟陈烁想去看看,他阁楼门都关死了,只有阿满能进去。”叶知微的声音带着担忧和后怕。
挂了电话,林星晚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坐在电脑前,面前是打开的绘图软件和一堆参考素材,却一个字也画不出来。脑海里反复浮现的是老街的一砖一瓦,是王奶奶慈祥的笑容,是老吴专注修琴的背影,是“随光小铺”里温暖的灯光和书香,是大家聚在“晚屿”喝酒谈天的热闹……难道这一切,真的要被冰冷的推土机和陌生的高楼取代吗?
一种无力感攫住了她。她不是决策者,没有雄厚的资本,也不懂复杂的法律条文。她所能做的,似乎只有用画笔记录下眼前的美好,却无法阻止它们的消逝。
心烦意乱间,她随手点开了几个常去的艺术社区和社交媒体平台,漫无目的地浏览着。突然,几个关键词跃入她的眼帘:“城市记忆抢救”、“线上虚拟博物馆”、“众筹故事集”。
她点开其中一个链接,那是一个关于某个即将消失的老城区的项目。创作者们通过网络征集了数千张老照片、数百个口述历史视频和无数条留言,构建了一个精美的线上互动地图和数字档案库。每一个坐标点都对应着一段故事,一张老照片,甚至一段录音。浏览者可以像探险一样,在虚拟的街巷中穿行,聆听往日的叫卖声,感受时代的变迁。项目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规划决策。
另一个项目,则是一本由社区居民共同撰写的插画故事集,用温暖的笔触和真挚的文字,记录下街坊邻里的日常趣事和共同记忆。书籍出版后,不仅成为了当地人的情感寄托,也吸引了外界对这个平凡社区的关注。
林星晚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像黑暗中划亮了一根火柴!
对啊!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我们可能无法直接对抗开发方案,但我们可以记录,可以讲述,可以用我们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这条老街的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更是它不可替代的情感价值和文化肌理!
一个想法迅速在她脑海中成型、清晰:创建一个属于万象城老街的“线上记忆馆”——一个集合了老照片、手绘插画、街坊口述故事、甚至声音档案的数字化平台。同时,制作一本实体的《万象城老街纪事》插画故事集。
她立刻拿起手机,手指飞快地创建了一个群聊,将叶知微、苏槿、陈烁拉了进来,想了想,又把周扬和林晚也加了进来。
星晚:紧急情况!有个想法,关于怎么帮老街!大家现在方便语音吗?
消息刚发出去几秒,回复就炸开了锅。
知微:方便方便!星晚姐你有什么好主意?急死我了!
陈烁:在线等!打球都没心思了!
苏槿:刚整理完数据,可以接入。是需要进行舆情分析还是数据建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