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8章茶盏暗语,港风诡谲(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0018章茶盏暗语,港风诡谲(第1/2页)

高雄港的秋晨总裹着咸湿的雾气,像一层化不开的纱,将码头的吊机、货轮与穿梭的人群都晕染得朦胧。沈墨(林默涵)站在墨海贸易行二楼的办公室窗前,指尖摩挲着玻璃上凝结的水珠,目光却穿透雾气,落在港务局办公楼的方向。桌上的鎏金座钟敲过九点,铜质钟摆的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与他腕上梅花表的滴答声形成微妙的呼应——那是老渔夫昨日交接时特意校准的,指针每一次重合,都意味着高雄港的货运调度会更新一次加密电报。

“先生,楼下有位香港来的客人,说要谈蔗糖出口的长期合作,姓苏。”佣人阿珠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她是陈明月挑选的佣人,手脚勤快且嘴严,只知道自家先生是做正经生意的侨商,却不知这贸易行的每一寸空气里,都藏着看不见的暗线。

沈墨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精光,转瞬便恢复了温文尔雅的模样。他整了整月白色的真丝衬衫袖口,将桌上的《国际贸易实务》合起,书页间夹着的一张女儿晓棠的周岁照片一闪而过——那是他每次接头前必看的念想,小小的脸庞笑得眉眼弯弯,总能让他在紧绷的神经里找到片刻柔软。“请他到会客室,泡一壶雨前龙井。”他的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下楼时,他刻意放缓了脚步,皮鞋踩在木质楼梯上发出沉稳的声响。会客室的门虚掩着,一股淡淡的咖啡香混着茉莉花香飘了出来,与寻常商人身上的烟草味截然不同。沈墨推开门的瞬间,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抹艳色——穿月白布衫的女子坐在沙发上,乌发松松挽成发髻,斜插一支银质梅花簪,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女士香烟,正是台北明星咖啡馆的老板娘,苏曼卿。

“沈先生果然名不虚传,墨海贸易行的规模,在高雄港可是数一数二的。”苏曼卿起身时,裙摆扫过茶几,带起一阵微风。她的笑容明媚,眼角眉梢却藏着几分精明,目光快速扫过沈墨的衣着、神态,乃至会客室墙上挂着的《清明上河图》赝品——那是组织约定的安全信号,若画作收起,则意味着此地已暴露。

沈墨笑着抬手示意她落座,亲自为她斟上一杯茶。青瓷茶盏碰撞桌面的声响清脆悦耳,他斟茶的动作极为讲究,提壶、注水、刮沫,每一个步骤都透着茶道的雅致。“苏小姐远道而来,不知是哪家商号的生意?”他刻意用带着闽南腔的国语发问,这是老渔夫交代的第一层试探——真正的组织同志,会听懂这暗指“是否为自己人”的暗号。

苏曼卿端起茶盏,却没有喝,而是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杯沿,轻轻转动了三圈。“谈不上什么大商号,只是替香港的亲戚跑腿。听说沈先生手里有高雄糖厂的优先供货权,我们想长期合作,价格好商量。”她说话时,目光落在茶几上的茶盘里,那里摆着四个茶盏,其中一个的杯底有一道极细的裂痕——那是第二层试探,是苏曼卿抵达前特意布置的暗号,代表“有紧急情报”。

沈墨的指尖在茶盘边缘轻轻敲了一下,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这是摩斯密码里的“确认”,也是他与老渔夫约定的回应方式。“价格好说,但高雄港的规矩苏小姐也懂,货运调度、海关通关,都需要打点。”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几分商人的市侩,“尤其是最近港务局查得严,听说军情局的人天天在码头转悠,稍有不慎,货物被扣是小,惹上麻烦就不好了。”

他刻意提到“军情局”,观察着苏曼卿的反应。只见她脸上的笑容不变,反而拿起桌上的咖啡勺,轻轻敲击着茶杯边缘,“叮、叮、叮”三声脆响,节奏均匀。沈墨心中一凛——这是约定好的“情报紧急,需立即交接”的信号,比之前约定的任何一种情况都更为迫切。

“苏小姐顾虑的是。”沈墨不动声色地起身,走到窗边,假装查看窗外的码头景象,实则用余光扫视着贸易行门口的动静。街角停着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车窗贴着深色玻璃,看不清里面的人,但那熟悉的车牌号让他心头一紧——是军情局第三处的车,魏正宏的人,竟然已经查到了这里。

“不如我们去楼上详谈?”沈墨转身时,笑容依旧温和,却在苏曼卿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楼上有间书房,隔音好,适合谈‘机密’。”他特意加重了“机密”二字,同时左手自然下垂,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划过裤缝——这是告知她“有监视,需谨慎”的手势。

苏曼卿心领神会,笑着点头:“正有此意,沈先生的书房,想必收藏了不少好东西。”她起身时,故意将手包掉在地上,弯腰去捡的瞬间,左手无名指上的枪伤疤痕一闪而过——那道暗红色的疤痕,是她与牺牲丈夫的“爱情印记”,也是组织规定的最终识别暗号。

沈墨的目光落在那道疤痕上,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他转身引路,上楼时特意走在前面,每一步都踩在楼梯的边缘,发出的声响比平时更重——这是在向隐藏在二楼书房的陈明月传递信号,用脚步声的节奏告知她“自己人,有紧急情报”。

书房的门推开时,陈明月正坐在书桌前整理账目,她穿着素雅的蓝布旗袍,头发挽成整齐的发髻,看到苏曼卿时,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先生,这位是?”

“这位是香港来的苏小姐,谈蔗糖生意的。”沈墨介绍道,同时给陈明月使了个眼色。陈明月立刻会意,起身给苏曼卿倒了杯温水,递过去时,指尖在她手背上轻轻按了三下——这是“安全,可信任”的意思。

苏曼卿接过水杯,目光快速扫过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从经济学著作到古典诗词,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玄机——第三层的《唐诗三百首》与《孙子兵法》并排摆放,代表“可以交接情报”;书桌抽屉上的铜锁是打开状态,意味着“附近无监听设备”。她放下水杯,从手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锦盒,放在桌上:“沈先生,这是我们商号的样品,你看看成色。”

锦盒打开的瞬间,里面并非什么样品,而是一叠折叠整齐的宣纸。沈墨伸手接过,指尖触到宣纸的刹那,便感觉到里面夹着硬物——是微缩胶卷。他不动声色地将锦盒合上,递给陈明月:“把样品收好,放在书房的保险柜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018章茶盏暗语,港风诡谲(第2/2页)

陈明月接过锦盒时,手指与苏曼卿的手指短暂触碰,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她转身走向保险柜,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只是在存放普通的商业文件。而沈墨则与苏曼卿继续谈论着蔗糖的价格、货运的路线,话题看似普通,却在字里行间传递着关键信息——

“最近高雄港的货轮多,怕是要等半个月才能装船。”沈墨说道,这是在问“情报是否紧急,需要多久传递出去”。

苏曼卿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慢悠悠地回答:“半个月太久了,我们的客户等着要货,最好能在三天内装船。”这是在回应“情报万分紧急,三天内必须发出”。

“三天怕是难,港务局那边打点也需要时间。”沈墨皱了皱眉,实则在问“是否有危险,是否被跟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