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乡试前三题(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晾晒草稿纸的时候,庄毅接着看第二道题目。
第二道题:子华使于齐,这是出自《论语·雍也》,孔子在这段说出那句著名的话,君子周急不继富。
就是说,君子有余,是周济急需的人,不是给富裕的人继续增加财富。
如果只看到这一个层面,还是低了。因为针对这个,朱子在他的章句里写了一大段的话。
特别是程子的话,分量最重。
庄毅正回想的时候,一个考官刚好从他的号舍面前路过,看到他写出了一篇八股文,顿时起了好奇之心。
从年龄上,考官可以轻易判断出,这个号舍的考生是庄毅。
因此,在好奇之外,又多了一层期待。
考官知道题目,想看看名扬天下的奇才少年,会怎么破题。
他往号舍边上一站,眼睛就看向草稿,瞬间瞳孔放大,在心里念完后,给出一个评价:看得细微透彻,对于仁道难以两全的地方,也全写出来,以后再有人解题,也不能超过他了。
算了不看了,看多了伤心。幸亏我早就考中进士,否则……考官想想都一阵头皮发麻,溜之大吉。
对此,庄毅完全不留意,一心扑在破题上:两贤之一与一辞,而圣人各有以进之焉。
一边思索,一边泼墨挥毫,庄毅不紧不慢的把第二题的八股文一气呵成的写出来。
做完这两道八股文,看太阳高度,似乎才到中午。
庄毅不着急,先把草稿晾晒,活动下手腕,歇一歇,顺便看一看第三道题。
无论草稿,还是试卷上,都尽量不留墨迹,否则会被认为是你在做记号。情节严重的,还会认为你在搞串联,朝廷发落下来,不死也要半生残废。
这个残废,指的是与科举无缘,算是处置相当严厉。
第三题就有些难度,出自《孟子》,还是名篇。
庄毅构思了半个时辰才开始动笔,就算在写的时候,也比前面两篇慢得多。
只因这题叫:文王发政施仁。
后面还有一句,但没有在题目里,那就是‘必先斯四者’。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想要弄明白它,先得回到什么是‘四者’,这四者指的就是鳏寡孤独,是天下底下最穷的人。
结合起来意思是,文王施行仁政,会优先考虑四类人群,他们是生活最困苦。诗经上说,富人已经够有钱了,还是先考虑穷人吧。
庄毅破题:王政有先施仁心之所及也。
一旦动笔就停不下来,很快就把第三题的内容写出来。
看时间还早,庄毅索性拿出试卷,活动一下手腕,把三篇八股文连题目在卷上誊抄一遍。
抄完,已经日落西山。
庄毅把晾晒好的考卷收一边,草稿收一边,悠闲地吃着食物。
饭后,他感觉有些困了,索性把叠的被子铺开,躺在上面,呼呼地睡了起来。
谁也没想到,天一黑,气温骤降,不少曾经嘲笑庄毅的举子在寒风中打哆嗦,一个个肠子都悔青了。
也因为被子暖和,庄毅一整晚都睡的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