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诗达京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神童文采斐然,令人心折。”

有了庄毅开的好头,大家纷纷提笔,写出自己认为最佳的诗。

但,李端明一首都没收录。

他只抄写庄毅的诗和长联,连同一封信,送到自己座师,尚书右仆射,袁崇桂的府上。

袁崇桂,字元如,尚书右仆射,约等于内阁次辅。

信到的时候,他刚值班归来。

他在自家书房,躺在太师椅上,满脸疲倦的拆着门生的信,眯着眼睛阅读。

先是看到诞辰会的始末原委,表情十分平静。

尽管是圣人的诞辰会,在右仆射的眼里,不足以多看一个字。

他觉得门生不会这么无聊,专门写信,就为了诞辰会。

于是,撑着两个眼皮,边打哈欠边继续看。

“会上有不少的好诗?还是一个童子所作?那童子是庄毅,去年的小三元,今年的岁试第一。”

有点意思。

袁崇桂取出信封里几张纸张,看了诗和长联,倦意全无!

好字!

好诗!

原来有些是李端明抄写的,有些则是庄毅自己写的,被李端明收起来,放在信封里。

袁崇桂夸的好字和好诗,主要是指《苔》。

他倏然起身,把这些诗和长联反复念了几遍,不禁赞叹:“果然名不虚传。”

除了这些,还有关于同知贺孟绪的不孝案。

以及庄毅在此案中,写的那首诗——《父母》。

袁崇桂赞叹道:“好诗,好手段!可怜天下父母心,多么朴素又有力的诗。”

但他到底是政治人物,称赞完后,就开始思考门生写信目的。

朝中分为南北两党,袁崇桂、李端明虽属于北党,但和周越等北人不是一个路子,属于相互利用的合作关系。

林让是南方大儒,虽不参与党争,却和南党成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像庄毅这样已经过了岁试,即将考科试,进而向乡试进发的当世神童,不能不重视,不能不争取。

不管是袁崇桂,还是李端明,都身在官场,不适合直接收徒。

反倒是林让最合适。

袁崇桂捋须,笑着说道:“如此旷世奇才,可不能便宜了那帮南蛮子,且看我运作,送他一场天大的造化。”

如此一来,即便庄毅不领情,也得接受他的善意。

次日,尚书台。

袁崇桂到岗,装模作样的行文刑部,旧事重提把贺孟绪的不孝案翻出来。

偷偷把那首父母的诗塞进去,像是第一次看到那首诗似的,颤抖着起身:“好诗!好诗!”

“等今日上朝,我要把这首诗,呈送御前。”

什么诗?

不少的尚书台官员,都过来围观。

只有尚书左仆射,毛贤和他的党羽没动。

毛贤来自江南,是不折不扣的南党领袖人物,会动才奇怪。

看完《父母》后,一众官员无不拍案叫绝。

完全不顾这里是尚书台。

咳咳!

听到咳嗽声,官员们都赶紧安静下来。

袁崇桂早料到了,起身到毛贤面前,“毛相,请看这首诗,当真是绝品!”说着,递了过去。

“哦。”毛贤拿过来,尽管私底下斗得你死我活,面子还是要给的。

只看一眼!

毛贤就被这首诗吸引了,尤其是最后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朗朗上口,情真意切!

“我打算把这首诗呈送御前,毛相以为如何?”

毛贤的反应,全在袁崇桂预料之中,趁机提出自己要求。

“好。”毛贤下意识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