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准备充分(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夫子也在。

庄毅向他行礼后,把书箱放下,将上次拿的书取出,放回到原处。

看到庄毅把书放回去,陈夫子才问:“毅哥儿,最近怎么样,再有几天就是童子试了,心里有没有数?”

童子试亦称童试,俗称考秀才,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本朝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

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

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再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院试考取的就叫生员(秀才)。

县试、府试和院试的第一名,被称作案首,连中就是“小三元”。

庄毅的大伯就是通过了县、府试,有了童生的称号,只是院试始终没有考过。

没考过,得不到秀才的功名,也就没有那些“特权”。

“唉呀,小子年仅八岁,能有多大本事,只能算是凑数,就当是体验一下童子试,积累下经验。”

庄毅表现得很谦虚,“说来也巧,报考的时候需要五人联保,刚好缺了一个名额。”

凡应考童子试的考生,必须向本县的署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三代履历。

报考童生必须有同考五人联保,还要有本县一名廪生作担保人,开具保结,叫做“认保”。

当然,庄毅口中的“凑数”只是谦辞。

陈夫子也懂:“那就是信心满满。哈哈,祝你成功。”

“谢夫子。”庄毅行礼完毕,然后自顾自的去书房挑选自己需要的书。

因为快考试了,所以庄毅不再选择游记一类的书,选的都是四书五经八股文方面的书。

不要以为古人很蠢,其实古代科举也是有教材的。

并且和XX密卷是一样的,选的是本朝一甲三进士的文章,让后来人观摩并领悟。

书本内容也不止八股文,还有策论、五言六韵试帖诗。

借了后,放进书箱。

山长放下手里的书,朝庄毅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离县试越来越近了,你得提前准备好科举的物件。”

“我回去就准备。”庄毅道。

“这么大的雪,关在屋里念书,冷都冷死了。”山长起身,“走,我带你逛集市,准备东西。”

“嗯。”庄毅觉得有道理。

大伯虽然也参加过,但他一来本性难移,不能过多指望;二来他自己都马马虎虎的,肯定会有遗漏。

庄毅没参加过科举,但看过书,知道科举不仅是考知识,也考体力。

不少士子,由于经验不足,吃了不少的苦。

山长主动提出来,庄毅自然不拒绝。

于是,师徒二人出现在集市,在大雪天里逛街。

“水壶,用来装醒神的人参汤,发现自己写不下去的时候,就拿出来喝一口,但你这么小,不能多喝。”

“毛笔,可以剖开的,小地方的差役可不是好脾气,检查的时候,要是太难拆开,会粗鲁的破坏。”

“醒神的薄荷膏,你的年纪小,很合适。”

“步步糕,既能充饥,寓意又不错。”

山长走在前面,庄毅默默跟上,把山长教的内容都记下。

坐垫、薄毯、更香,艾草香囊,文房四宝和镇纸等,足足准备了一大包东西。

准备十分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