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高地(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采访由王胖子亲自操刀,他一手举着留影石负责记录“珍贵影像”,一手拿着自制的小本本上面写满了林枫提前审核过的问题,神情激动得像是要面见偶像。

王胖子清了清嗓子,用播音腔:“林师兄,不,林师!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青云八卦周刊》的专访!现在全宗弟子都对您钦佩不已,请问您创立平台、推行科学修仙的初衷是什么?”

林枫目光深邃,望向窗外,语气深沉:“其实,很简单。我永远忘不了,初入山门时,看到许多师兄师姐为了几块灵石、几点贡献点而奔波劳碌,甚至耽误了自身修行。那时我就在想,能不能有一种方法,让大家更轻松、更高效地获得资源,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追寻大道之上?”

角落里的苏月灵正在核对账本,闻言笔尖一顿,默默抬头看了一眼林枫那“情真意切”的侧脸,随即又低下头,肩膀几不可查地微微耸动了一下。

王胖子适时地做出感动状:“太感人了!林师真是心系同门!那么,关于您提出的‘科学修仙’理念,很多人觉得离经叛道,您如何看待?”

林枫转过头,面对“镜头”,笑容温和而坚定:“科学,并非否定传统,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传统,优化传统。就像我们理解灵气运转,可以用更直观的比喻;破解阵法,可以用更高效的算法。这就像……嗯,就像我们用更好的农具耕种灵田,收获更多,难道不是好事吗?我们要拥抱变化,而不是固步自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舆论的高地(第2/2页)

王胖子猛点头,在小本本上飞快记录:“精辟!太精辟了!林师,能透露一下平台未来的发展规划吗?弟子们都翘首以盼呢!”

林枫身体微微前倾,做出分享秘密的姿态,声音充满诱惑:“未来,我们的视野绝不会局限于青云宗内。我构想着,将来我们的‘枫行点’能够通行东荒域!弟子们手持枫行点,可以在任何友好宗门兑换资源、发布任务!我们还要建立覆盖全域的‘信息网络’,让知识和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动!甚至,我们可以推出‘共享飞剑’业务,解决弟子出行难题;开展‘科学育种’项目,提升灵兽品质……”

他滔滔不绝,画着一张比一张更大的饼,描绘着一个近乎乌托邦的修仙商业帝国。王胖子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灵石如同河流般汇入平台。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旁听的李铁柱,突然憨憨地插了一句嘴:“林哥,那……以后俺的鸡腿,能用那啥‘枫行点’买不?能多买点不?”

严肃、高大上的访谈氛围瞬间被打破。林枫脸上的完美笑容僵硬了一瞬,随即迅速恢复自然,用一种“包容且亲切”的语气说道:“铁柱的问题很实在嘛!当然可以!平台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位信任、支持我们的同门,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无论是修炼资源,还是……生活享受。”

王胖子赶紧打圆场,对着留影石说道:“看看!这就是林师!心怀星辰大海,也不忘人间烟火!多么接地气!”

专访的最后,王胖子抛出了一个“煽情”的问题:“林师,您对我们广大的外门弟子,有什么寄语吗?”

林枫再次看向“镜头”,眼神充满了“鼓励”与“期望”,声音温和而有力:

“各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修仙之路,道阻且长。但请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不要被固有的框架束缚,要敢于思考,敢于尝试。或许你下一个灵光一闪,就能为修仙界带来新的变革。我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终有一日,能让青云宗,没有难修的仙!”

专访结束。王胖子心满意足地收起留影石和小本本。李铁柱摸着肚子,已经开始期待“枫行点”能买的鸡腿了。

苏月灵合上账本,看着被王胖子和李铁柱围住的林枫,无奈地摇了摇头,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于那个宏大蓝图的细微悸动。

当这篇经过精心剪辑、润色,配上王胖子找人所画,略有美化了林枫“帅气”插画的专访文章,随着第三期《青云八卦周刊》发布后,再次引发了轰动。

“让青云宗没有难修的仙!”这句话如同具有魔力,深深烙印在了无数底层弟子的心中。林枫的形象,从一个“有点厉害的坑神”,彻底升华为了拥有远大理想和博爱胸怀的“林师”、“引路人”。

至于专访过程中那些小小的“意外”和“插曲”,自然被完美地剪辑掉了。留下的,只有一个光芒万丈、真诚无私的“林师”形象。

林枫看着周刊上自己的“专访”,摸了摸下巴,对王胖子吩咐道:“胖子,下次专访,记得给我准备个更舒服的椅子,另外……”他指了指那盆奄奄一息的凝心草,“把这玩意换成灵石盆栽,看起来更有实力。”

《青云八卦周刊》凭借“丹房改革内幕”和“林师专访”两枚重磅炸弹,彻底在青云宗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弟子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信息来源。而林枫,也借此完成了从“实干家”到“舆论领袖”的华丽转身。他的装逼,不再需要亲自下场打脸,而是通过操控笔杆子,于无形中完成。

平台扩张迅猛,难免触动某些人的利益。几位因平台“外包”功能而收入锐减的资深任务弟子,联合一些对“科学修仙”嗤之以鼻的老古板,私下散布流言:

“林枫的平台账目不清,迟早卷款跑路!”

“他那套歪理邪说,根基不稳,迟早走火入魔!”

“《青云八卦周刊》就是他的传声筒,毫无公正可言!”

流言起初在小范围传播,颇有愈演愈烈之势。王胖子有些焦急,准备在下一期周刊组织文章硬怼。林枫却摆摆手,淡然道:“对付谣言,最好的方法不是辩解,而是用更宏大的声音覆盖它。”

下一期《青云八卦周刊》准时发布。头版头条并非辟谣声明,而是一篇名为「数据说话!平台上线百日,为青云宗弟子节省灵石支出超十万!」的深度报道。

文章用详实的数据经苏月灵严格审计、清晰的图表,列举了平台如何通过优化任务流程、降低丹药价格、提供积分福利,为全体参与弟子节省了海量修炼成本。文中还“不经意”地提到,平台自身盈利的绝大部分,都用于了技术研发、系统维护和“未来跨宗门互联互通”的战略储备上,并附上了一张林枫在灯下摆拍研究阵法的“工作照”,旁边配文:“林师深夜仍在为平台发展、为弟子福祉殚精竭虑”。

同时,在“读者来信”版块,精心挑选并刊登了大量“自发”的感谢信:

“感谢平台让我赚到了第一桶修炼资源!”——外门弟子甲

“林师的辅导让我突破了困扰三年的瓶颈!”——匿名受益者

“支持平台!谁诋毁平台,就是跟我们全体受益弟子过不去!”——平台忠实用户

至于那些流言?周刊只字未提。但所有读者看完这期内容,心中自然得出判断:一个为我们省了这么多灵石、创造了这么多机会、领头人还如此敬业的平台,怎么可能有问题?那些说坏话的,定是眼红的宵小之辈!

流言在事实数据和精心引导的来信“民意”面前,不攻自破,迅速销声匿迹。

林枫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御,他开始主动定义青云宗的“主流价值观”。

周刊开设了“青云新星”栏目,专门报道那些积极拥抱平台、运用“科学”方法取得突破的弟子。他们将获得专访、登上封面,甚至能得到“林师”的亲自点评和积分奖励。

反之,对于那些固步自封、对平台持抵制态度的弟子或长老,周刊虽不直接攻击,但在报道相关事件时,笔法精妙地将其塑造为“保守”、“固执”、“与时代脱节”的形象。例如,在报道某次传统炼丹比赛时,会“客观”提及获奖者赛后感慨:“若能结合林枫师兄的标准化流程,成丹率或可再提升一成。”无形中暗示了传统方式的局限性。

久而久之,在弟子们心中,“使用平台”、“认同科学修仙”成了积极进取、头脑灵活的象征;而“抵制平台”、“固守传统”则隐隐与“落伍”、“迂腐”画上了等号。林枫甚至不需要说话,周刊的倾向性,就为他完成了价值观的输出和人群的划分。

偶尔,也会有其他堂口或长老,试图通过周刊来宣传自己,或者对林枫示好。例如,阵法堂刘长老投稿,高度赞扬了“林枫算法”对低阶阵法教学的促进作用。

王胖子拿着稿件请示林枫:“林哥,刘长老这马屁拍得挺响,直接发吗?”

林枫扫了一眼,摇摇头:“发,但要放在第三版不起眼的位置。另外,在这篇文章旁边,加一个‘小编快评’。”

“快评写啥?”

林枫略一思索,道:“就写——‘能得到阵法堂刘长老的认可,说明科学修仙理念正逐渐被传统领域所接纳。然而,道阻且长,我辈当继续努力,推动更深层次的变革与融合。’”

王胖子照办。文章发出后,效果出奇的好。读者们不仅看到了刘长老的赞扬,更看到了林枫通过小编快评不骄不躁、志向远大的“胸怀”。无形中,林枫的地位被抬得更高,仿佛成了能与各堂口长老平等对话、甚至指引方向的“大师”。而刘长老的赞扬,反倒成了印证林枫理念正确性的一个注脚。

苏月灵看着林枫如此娴熟地玩弄舆论于股掌之间,将一次次的危机化为展示自己的机会,将反对的声音消弭于无形,甚至将别人的赞美都变成抬高自己的台阶,心中唯有叹服。此人……已将‘势’的运用,臻至化境。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得罪他,或许比得罪宗主更可怕。

林枫坐在他的小屋里,悠闲地翻看着最新一期的《青云八卦周刊》,上面满是称颂他的话语。他不需要自己去吹嘘,自然有无数被引导的笔墨,替他完成最完美、最不着痕迹的“装逼”。

舆论的高地,他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而现在,这片高地已尽在他掌控之中。风往哪里吹,浪往哪里打,皆由他心意而定。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远比单纯的武力或财富,更加恐怖。

青云殿,宗主云鹤真人的静修室内,檀香袅袅,道韵悠然。

云鹤真人结束了一日的打坐,缓缓睁开眼,目光习惯性地扫过面前那张以灵木雕琢、铺着灵蚕丝的宽大案几。案几之上,除了几枚记载着宗门要务的玉简和一部摊开的古朴道经外,还整齐地摞着一叠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物件——最新几期的《青云八卦周刊》。

他的目光在那色彩鲜艳、标题耸动的封面上停留了片刻,脸上露出一丝极其复杂的、混合着无奈、头痛、以及一丝……难以启齿的“期待”的表情。

回想起与这份周刊的“结缘”,可谓是一波三折。

最初,当首期周刊那关于“丹房赵长老夜会灵草”的荒诞报道传入他耳中时,他不过是置之一笑,认为是弟子间无聊的玩闹,甚至动了让戒律堂干涉的念头。

但随着第二期“丹房改革内幕”、第三期“林师专访”的接连发布,以及周刊在宗门内引发的巨大反响,云鹤真人不得不开始正视这份小小的“纸媒”。他吩咐侍奉童子,每期按时送来一份,美其名曰:“知己知彼,洞察门下弟子所思所想。”

于是,阅读《青云八卦周刊》,便成了云鹤真人一项隐秘的、略带负罪感的日常。

起初,他是皱着眉头看的。荒唐!将长老私隐如此编排,成何体统!这林枫,自吹自擂,巧言令色!但看着看着,他的表情渐渐变得微妙起来。他发现,这份看似低俗八卦的刊物,竟像一面扭曲却清晰的镜子,反射出许多他通过正常渠道难以了解的宗门生态。

比如,那篇夹杂在大量八卦中关于“外门弟子修炼资源困境”的调查报告,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揭示了他以往忽略的基层问题。又比如,某期“读者来信”中,有弟子匿名反映某处公用修炼静室的阵法年久失修,效率低下。云鹤真人派人一查,果然如此,当即责令整改。

更让他心情复杂的是关于林枫的报道。透过那些充满“商业吹捧”的文字,他确实看到了林枫带来的种种“变化”:外门任务效率的飙升、弟子们被激发的积极性、丹房阵法堂等机构被迫做出的“改良”……这些,都是他这位宗主以往想推动却阻力重重的方面。

他开始习惯在批阅玉简的间隙,拿起一旁的周刊翻一翻。时而因那些夸张的标题和内容摇头失笑,时而因某些真实的反馈而陷入沉思,时而又被林枫那“画大饼”式的未来构想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忍不住去想——万一呢?

这一日,他照例拿起最新一期的周刊。头版标题是:

「独家揭秘!灵兽园追风驹为何集体‘越狱’?背后原因令人暖心!」

副标题是:「是管理的疏忽,还是……自由的呼唤?本报记者带您直击现场!」

云鹤真人嘴角抽搐了一下,最终还是忍不住好奇,翻开了内页。

看完那篇将灵兽园一次意外描述得跌宕起伏、最后又巧妙引出“灵兽心理健康与科学饲养”议题的报道后,他放下周刊,揉了揉眉心。

沉默良久,他对着空无一人的静室,发出了一声不知是感慨还是抱怨的长叹:

“本座统领青云宗百余载,阅览道藏万千,聆听汇报无数……如今,竟要靠这‘八卦小报’来知晓门下动向,体察弟子心声了么?”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案头那摞周刊,眼神复杂难明。这份刊物,低俗、夸张、充满林枫式的“套路”。但它又真实、敏锐、充满了活力,像一条闯入静水潭的鲶鱼,搅动了一切。

最终,他还是没有下令取缔它。反而对侍立一旁的童子吩咐道:往后……每期都按时送来。还有,叮嘱下去,让各堂口主事,也都……‘关注’一下这份刊物。若有反映实际问题之处,需及时核查禀报。

童子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不敢多问。

云鹤真人挥挥手让童子退下,独自坐在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那本周刊的封面。

“林枫啊林枫……你这‘泥石流’,冲垮了规矩,却也带来了养分。”他低声自语,“或许,这死气沉沉的宗门,真的需要你这样的‘变量’”说罢,他竟再次拿起那本周刊,翻到了后面的“修炼趣闻”版块,脸上露出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饶有兴味的表情。

《青云八卦周刊》,这份诞生于歪脖子松树下的草根读物,就这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登上了青云宗最高权力者的案头,并悄然影响着这座古老宗门的未来走向。而这一切,都在林枫的预料和算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