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赐下宿命通(二)(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时空虚界的婆罗洲古刹中,时间此刻已失去了俗世的意义刻度。
林安盘坐于偏房的蒲团之上继续打坐修炼,窗外婆罗洲特有的闷热与潮湿被古刹一层无形的凄凉结界阻隔,室内弥漫着朽木、灰尘与淡淡的檀香混合的奇异气味。
佛陀赐予的“宿命通”传承——那蕴含着金色光芒、交织着时空法则碎片的庞大信息流——在他识海中缓缓沉降、弥散。
随着修炼再入佳境,这宿命通功法像是一把开启维度之眼的钥匙,一种对命运洪流本身的“观测态”。他内观内省,看到了比丘短暂而执着的一生:生于贫瘠海岛,俗家姓宋,父母寄望于佛门庇护,故名“比丘”。
他再次通过比丘视角回望比丘的一生。在婆罗洲大街上比丘对红龙人鞭笞黑奴时,他的眼底流露着悲悯;他面对犹神教强大精神约束力场时的无力与不甘;他在古刹中日复一日劳作、诵经、静坐,以凡人之躯向渺茫希望投射的微弱火光…每一个选择,每一次苦难,都化作精神意志的养料,淬炼着这具平凡躯壳里不凡的灵魂。
“十方三世,宿命通明…”识海中流淌着古老的梵音,并非强行灌输力量,而是引导他如何“观照”。这种“观照”带来的并非掌控的快感,而是一种深沉的洞悉与随之而来的责任。林安的精神意志在金线佛光的引导下,与比丘积累数十载的纯粹愿力缓缓交融。
那是为了这片苦难土地祈福的心愿,是祈求人族开智觉醒的执念。这份沉甸甸的愿力,纯净而坚韧,穿透了时空虚界的模拟,直抵林安道心的核心。
就在这份交融达到某个微妙的平衡点时,林安的意念捕捉到了比丘最深层的那个念头——一个在绝望与希冀夹缝中滋生的觉悟:
“生而为人,既入红尘,何必再执比丘之名?当以己身,晓谕天地,启迪蒙昧,开人间智光…”
比丘,在生命的暮年,在意识将散未散的边缘,于内心为自己重塑了真名:
“宋……晓迪。晓天迪世,为人间开悟。”
嗡——!
这名字如同一个沉寂万古的密钥被瞬间触动!林安的整个意识海骤然掀起滔天巨浪!无尽的时空碎片以这个名字为原点疯狂回溯、聚合!
“宋晓迪?!”
这个名字如同九霄神雷,在林安的意念中轰然炸响!
震惊、荒诞、难以置信的冰流瞬间冻结了他所有的思维。这个名字何止是“耳熟”!就在时空虚界之外的“现实”——那个在时空切片中支离破碎,却又被九婉告知的硫阳道州的信息流里——这个名字代表着瑶池星宗那位位高权重,在犹神教高压下神秘周旋、身份成谜的太上长老!
“我…我在这时空虚界的记忆中……附身意念的对象……竟是他?是未来的瑶池星宗太上长老、宋晓迪长老?!”
林安的思维几乎停滞。因果的链条在眼前瞬间绷紧、延伸,一端连接着婆罗洲古刹中垂死的苦行僧,另一端,竟跨越了虚界与现实的壁垒,指向了瑶池星宗的权力核心!无数疑问如同沸腾的油锅:
这位传奇的太上长老,他那“前世”竟是被犹神教势力笼罩的婆罗洲上一个籍籍无名的苦行僧?
“晓天迪世”的宏愿,是如何在瑶池星宗那样复杂的环境下生根发芽的?他经历了什么,付出了什么?
奥陌陌曾说瑶池星宗内有隐秘布局…宋晓迪长老正是其中关键一环!这个在虚界此刻还寂寂无闻的名字,未来竟肩负着如此重担?!
而自己此刻,正亲身经历着他走向蜕变的关键节点!
一种前所未有的“共谋”感在滋生。林安感觉自己无意间踏入了一条早已存在的、深沉而宏大的命运暗河中。
“宿命通”,果然通的是宿世、当世、与未来交织的迷网。但此刻的“通晓”,带来的不是解脱,而是更深的沉潜与责任。
巨大的冲击过后,是深海般的沉静。宋晓迪的躯壳彻底失去了生命的气息,如同一截枯木。但林安的意识,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凝练、清晰。
他已不再是“寄居”于一个躯壳的旁观者,而是真正融合了这段“宿世”经历的核心意志——那份“晓天迪世”的宏愿,如同烙印,深深融入了他的道心。
这具躯壳成了他稳固神魂的“锚点”,而“宿命通”则是照亮这片意识海洋的灯塔。佛门金光不再是外力,而是内生的慧芒,与林安自身的道门真元如同阴阳鱼般旋转交融。道祖符文的古朴神秘,与佛门金线的璀璨玄奥,在他识海中交织、缠绕,共同构织出一个微缩的宇宙星图。
那枚处于核心的、布满裂纹与符文的混沌元婴雏形,在佛光的抚慰与道纹的滋养下,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修补、愈合,并散发出更为凝实、深邃的微光。
林安沉浸在奇妙的修炼状态中。他盘坐不动,周遭破败的古刹却在他的“观照”下呈现出非凡的景象:
尘埃的宇宙:细微的尘埃不再是灰烬,而是在金色佛光的映照下,如同亿万颗璀璨的微缩星辰,悬浮在空中,遵循着玄妙的轨迹运行、生灭。每一粒尘埃的光影轨迹,都仿佛蕴含着一瞬的世界生灭。
朽木的纹路:支撑佛殿的朽木梁柱,其木质纤维在宿命通的视角下无限放大,化作通往幽深时间尽头的隧道。树轮纹路上流淌过金色符文,是岁月的年轮,也是曾经生长于此的生命印记,此刻仿佛被“宿命通”唤醒,在低语、在哀叹、在赞颂婆罗洲远古森林的浩瀚记忆。
凝固的声响:风穿过破窗的呜咽,远处依稀传来的海潮声,甚至院落中风吹草叶的沙沙声…一切都变得极度清晰,却又仿佛被“观照”所凝滞。每一个声音的音节都被拆解、拉长,变成一段段可视的、如液体黄金般的音波纹在虚空中扩散、回响,揭示着声音背后隐藏的时空脉动。
佛影的留存:佛陀虽已不在,但佛陀降临时的精神印记依然残留在这片空间。当林安的宿命通扫过蒲团,扫过比丘最后静坐的角落,虚空中会极其短暂地浮现出一圈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淡金色的“时空涟漪”,如同平静水面上被无形指尖点出的微小波纹,转瞬即逝,却蕴含着宏大的佛意与本源的时空之秘。
林安的状态如古井深渊,外表平静无波,内在却是熔炉炼化万法。道基与佛性的调和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深层次的蜕变与重构。婆罗洲上空残留的犹神教精神约束力场形成的无形压力,此刻不再仅仅是阻碍,反而成为一块绝佳的“磨刀石”。
那冰冷、排他、充满精神污染气息的力场,不断冲击着古刹的残存结界和林安自身形成的佛道融合光晕。每一次冲击,都激起林安体内金色与青色光芒更剧烈的辉映,如同锻铁般淬炼着他的意志与灵魂结构。
不知“岁月”流转几何。可能是一弹指,也可能已是十数载光阴在虚界中流逝。当林安再一次内视识海时,那枚碎去伪婴的元丹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笼罩在柔和金光中的、宛如白玉雕琢般的一枚圆形‘紫灵白丹’!
它周身流淌着纯净道韵与璀璨佛光交织成的神秘符文带,隐隐散出洞悉前因后果的通明智慧。同时,一股稳固如山、清澈如泉、通明如镜的神魂本源气息,已澎湃得几乎要透体而出!
大成!宿命通大彻大悟之境!
林安缓缓睁开了意念之“眼”,虽然比丘的肉身早已化作尘埃,但在这片由时空虚界构建的婆罗洲古刹遗迹之上,一股无形的、纯粹由意志构成的身影清晰起来。那是他的精神投影,散发着金青交织、通明圆融的气息。
是时候离开了。
他无需开口,纯粹而强烈的意念如同黑暗中点亮的光塔,穿透时空虚界的层层叠叠:“奥陌陌!”
呼唤既出,如同石子投入深不可测的古井。时空虚界骤然凝固!那破败的古刹,婆罗洲沉重的天空,远处奴隶贸易留下的无形悲鸣,乃至弥漫在空气里的犹神教压抑力场…所有的一切都瞬间褪色、凝固、碎裂!
熟悉的、被星光洪流包裹、拉扯的感觉袭来,但与上次时空意海的狂暴混乱不同,这一次,林安的神魂在“宿命通”的大成境界下稳固无比。他清晰地“看到”自己正从这婆罗洲的时空片段“节点”上被精准地剥离。
时空虚界的绚丽光脉在他身边飞速倒退,无数承载文明印记的光点掠过,如同行驶在一条由星辰铺就的流光隧道之中。他能感受到支撑这伟力的核心——那来自月星矩阵的能量脉动,浩瀚而古老。
归途顺畅。他能感觉到自己正跨越维度,回归那承载本体的现实坐标。剥离感即将到达尽头,外界的气息已然可辨——那里有他闭关的洞府石壁的微凉,有地星灵脉的律动,有……
然而,就在意识彻底脱离虚界,即将落回本体的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极其轻微却异常突兀的“噪音”被林安的宿命通捕捉到了!那并非源于虚界内部,也非来自即将回归的现实本体。它更像是一道极细微的空间裂隙在他回归的路径边缘骤然生成、又瞬间被某种宏大力量抚平的涟漪余波!
那涟漪中,残留着一丝……极其古老、冷冽、非仙非魔也非神,仿佛亘古岁月沉淀下来的,属于庞大到无法理解的超级造物的冰冷无机质气息!这气息一闪而逝,快到连时空都几乎无法记录。若非林安的神魂已然通明圆融,对时空的感知敏锐到了极致,根本无法察觉!“蜀…?!”
一个空间磨盘撕扯这分裂平行宇宙壁的直觉瞬间滑过林安的意念,随即湮灭。但这极其短暂的、异常的干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粒微尘,虽未能阻止回归,却预示着这条归途,似乎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绝对独立”与安全。仿佛有两股,甚至多股难以想象的巨力,正在时空的更高层次维度上,以这个通道为节点,进行着极其隐晦的触碰、角力……或者窥探?
下一刻——
光华散尽,五感如潮水般回归。肉身沉实厚重的真实触感包裹了林安的意识。他回来了。意识已彻底回归本体,盘坐在洞府那冰冷坚硬的石台之上。檀香炉中最后一丝青烟袅袅散去。洞府内一片静谧。
但刚才那瞬间的“异样波澜”,却像一个冰冷的烙印,深深镌刻在林安初成的“宿命通”明镜般的心湖之上,留下了一圈细微却无法忽略的涟漪。
洞府中,世界突然安静了下来,林安缓缓睁开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