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重返婆罗洲(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罗洲方向那带着犹神教特有冰冷扫描意味的“探测触角”极其隐蔽地、恶毒地试图侵入加牛洲那座刚刚完成一次完美发射的金字塔内部核心时,玛雅人设下的、用于反制未知窥探的矩阵瞬间被激活!
嗡!
整座金字塔再次光芒大盛!并非为了能量投射,而是启动了守护反击!核心符阵流转,爆发出强烈的空间排斥波。
轰隆隆——!
一道粗大扭曲的银白色能量束并非射向天际,而是撑起了一个碗形光罩,‘倒扣’在了金字塔核心及周边区域。
战争的阴云,如厚重的铅灰色幕布,再次沉沉地压在了加牛洲的上空。原本宁静祥和的大地,瞬间被战火的喧嚣与死亡的恐惧所笼罩。天空中,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那是远征军舰队与魔族信徒的交锋,绚烂的魔法光芒与冰冷的金属炮火交织在一起,将天空染成了一幅末日的画卷。大地在颤抖,山脉在哀嚎,河流被鲜血染成了赤红色,曾经肥沃的土地如今布满了弹坑和焦土。
犹神教祖犹座下的几位真神,神情肃穆地站在远征军舰队旗舰的指挥舱中。他们身上散发着强大而神圣的气息,璀璨的神光环绕着他们的身躯,宛如璀璨的星辰。
他们率领着由无数战舰组成的远征军舰队,驶向加牛洲的各个战场。这些战舰造型各异,有的如巨大的鲸鱼,在宇宙中遨游;有的如锋利的宝剑,直插敌人的心脏。舰队所到之处,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能量风暴,将魔族信徒的防线冲击得支离破碎。
然而,犹神教的远征军舰队并非这场战争的唯一参与者。在黑暗的角落里,撒旦的那些魔族信徒趁此机会也随之冒了出来。
他们如同邪恶的阴影,从深渊中爬出,张牙舞爪地向加牛洲扑来。魔族信徒们身形扭曲,身上散发着刺鼻的硫磺气味,他们的眼睛闪烁着邪恶的红光,仿佛来自地狱的使者。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黑暗武器,口中念念有词,召唤出各种邪恶的魔法和怪物,与犹神教的远征军舰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这场混乱的战争中,林安却并未参与其中。他静静地站在一片废墟之中,望着远处那硝烟弥漫的战场,眼神中透露出忧虑和无奈。他深知这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明白自己在这场战争中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与其在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中白白送命,不如寻找一条能够延续文明火种的道路。
就在这时,林安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些尼比鲁阿努纳奇人居民与玛雅人工程师身上。尼比鲁阿努纳奇人居民身材高大,皮肤呈蓝色,他们身上穿着先进的科技装备,眼神中透露出智慧和冷静。玛雅人工程师则是一群身材矮小但头脑灵活的人,他们擅长各种机械和建筑技术,身上背着各种工具和图纸。他们正在忙碌地组装着一艘奇特的飞船——“蝶形”飞船。
林安毫不犹豫地朝着他们走去,他的身影在废墟中显得格外坚定。尼比鲁阿努纳奇人居民和玛雅人工程师们看到林安走来,纷纷向他投来了友善的目光。经过一番简单的交流,林安得知他们计划乘坐这艘“蝶形”飞船逃离加牛洲,前往因比鲁阿努纳奇人所在的婆罗洲,延续他们的文明火种。
林安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与他们一起为飞船的起飞做着最后的准备。他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尼比鲁阿努纳奇人居民和玛雅人工程师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蝶形”飞船终于组装完成。这艘飞船外形独特,如同一只巨大的蝴蝶,翅膀上闪烁着蓝色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能量。
随着一声巨响,“蝶形”飞船的引擎启动了,强大的能量波动将周围的废墟都震得颤抖起来。飞船缓缓地升上了天空,如同一只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林安透过飞船的窗户,望着下方那被战火笼罩的加牛洲,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忧虑。
他知道,这片曾经孕育了无数文明的大地,如今已经变得千疮百孔,但他也相信,只要文明的火种还在,就一定有重新繁荣的那一天。
“蝶形”飞船在太空中穿梭着,如同一颗蓝色的流星,划过了黑暗的宇宙。林安和尼比鲁阿努纳奇人居民、玛雅人工程师们一起,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朝着婆罗洲的方向飞去。
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他们也坚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在婆罗洲延续他们的文明火种,让人类的文明在宇宙中继续闪耀。
当“蝶形“飞船穿透婆罗洲上空稠密的雨云时,林安透过舷窗看到了下方郁郁葱葱的雨林。这片被当地人称为“绿色心脏“的土地,此刻在晨曦中泛着翡翠般的光泽。飞船缓缓降落在一片开阔的高地上,湿润的泥土气息混合着热带植物的芬芳立刻充满了舱室。
阿努纳奇人的领袖——一位身高达三米的蓝皮肤巨人走出舱门,他头盔上的水晶折射出晨光,在雨林中投下七彩的光斑。他伸出手臂,指向远处若隐若现的山脉:“那里,我们的先祖曾经在此建立过城市。“他的声音通过翻译器传来,带着金属般的共鸣。
玛雅工程师们却站在飞船的另一侧,他们的首领——一位戴着羽毛装饰的瘦高老人,正专注地摊开一张绘制在树皮上的地图。林安注意到,老人的手指不断在地图上一个特定位置画圈,那里用赭石颜料标注着一个特殊的符号。
“我们决定了。“老人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他转向林安,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暹粒之地,那里有我们需要的能量石矿脉。“他指向飞船外东南方向,“穿过这片雨林,再向东行进三百个日出。“
阿努纳奇人的领袖微微颔首,蓝色的面庞上看不出表情变化:“愿你们的道路铺满星辰。“他的族人们开始有条不紊地卸载飞船上的设备,巨大的金属箱在雨林的地面上投下长长的阴影。
玛雅工程师们则开始拆卸飞船上特定的部件。林安看到他们小心翼翼地取下一个发着蓝光的装置,老人解释道:“这是能量转换器,暹粒的能量石需要它来激活。“工程师们用藤蔓编织的绳索固定这些珍贵设备,动作娴熟得如同在进行某种古老的仪式。
离别时刻来临。阿努纳奇人将一卷晶莹剔透的水晶板递给林安:“这是我们的知识库,或许有一天你会需要它。“水晶板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芒,内部似乎有流动的光脉。
玛雅老人则送给林安一个精致的骨雕,上面刻满了复杂的历法符号。“当金星与月亮交汇时,记住这个标记。“他的手指轻轻划过骨雕上的一道凹槽,“它会指引你找到我们。“
第二天黎明,两队人马在雨林边缘分别。阿努纳奇人向着西北方向进发,他们高大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中,只留下金属靴底踏碎枯枝的清脆声响。玛雅工程师们则向南暹粒之地行进,他们背着工具箱,唱着古老的歌谣,歌声中混杂着雨林鸟类的啼鸣。
林安站在高地上,看着两个文明分支踏上各自的道路。晨光透过雨林的树冠,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为这场分离镀上神圣的光辉。他知道,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聚——但文明的火种,终将在不同的土地上继续燃烧。
曾经,西方教那神圣而庄严的教义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人族的精神天空,寺庙林立,钟声回荡四方,信徒们怀着虔诚之心,在教义的指引下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然而,时光无情,如今西方教已然不复存在,就像一颗陨落的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拜火教,那燃烧的火焰成为新的信仰象征,炽热的火光中,人们以另一种方式寄托着对世界的认知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片曾经被西方教光辉笼罩的土地上,一位苦行僧独自前行。他身着破旧不堪的袈裟,那袈裟在岁月的侵蚀下,早已失去了原本的颜色,变得灰暗而褴褛。
每一片布缕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记录着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他的脚步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踏在这曾经佛国的大道上,发出低沉的声响,仿佛是与历史的对话。
大道两旁,曾经辉煌的佛寺如今已破败不堪。寺庙的山门半掩着,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仿佛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艰难地喘息。门上的佛像也已模糊不清,慈悲的面容被岁月和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只剩下那大致的轮廓,还能让人隐约回忆起往昔的庄严与神圣。
庭院里的佛塔倾斜着,塔身上的砖石松动脱落,仿佛随时都会崩塌。曾经在佛塔周围虔诚诵经的信徒们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芜和寂静。
苦行僧看着人族如今的诸多苦难,心中满是悲悯。道路上,到处是衣衫褴褛的百姓,他们面黄肌瘦,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无助。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却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老人们蜷缩在角落里,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却无人照料。
田野里,庄稼枯萎,土地干裂,仿佛是大地也在为人们的苦难而哭泣。战争和灾难如同恶魔一般,肆虐着这片土地,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苦行僧的心中充满了悲悯和无奈,他深知自己无法直接改变这一切,但他希望能在这片曾经充满佛法光辉的土地上,通过自己的苦修,为人们祈福,为这片苦难的大地带来一丝希望。于是,他来到了这座破败的古刹。
古刹的大门紧闭着,门上的铜环已经生锈,发出暗淡的光泽。苦行僧轻轻地推开大门,门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仿佛是在抗议他的打扰。院子里杂草丛生,野花在风中摇曳,却无法掩盖这里的荒凉和破败。
佛殿的屋顶已经塌陷,露出了里面的佛像。佛像的莲花宝座也已经破碎,佛像的肢体残缺不全,但那慈悲的眼神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默默地注视着世间的一切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