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殉人(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刹那间!
我猛地屏住了呼吸!
真是一点儿大气都不敢喘,就好像我喘息声稍微粗|重一些,这个软烂的“豆腐”箱,就会突然垮塌下来一样。
一共九件器物。
居中摆放的,是一件通高三十多公分的青铜提梁卣。
造型极其精美。
卣腹饰有双线蟠螭纹,提梁两端为浮雕鹿首,圈足部位则以蝉纹装饰。
提梁卣两侧是一对个头稍小、形制相同的伏兽衔环铜钫壶,壶身一样饰满镂空的蟠螭纹,再往外是四只云纹耳杯,左右各两只。
这是一整套酒器。
其中提梁卣是储酒的,铜壶是分酒的,耳杯是饮酒的,无论大小,全部都运用了错金工艺。
更为奇特的是,在这套酒器左右两侧,紧靠箱壁的位置,还各自安放着一只栩栩如生、行走姿态的青铜立虎。
虎身长约二十公分,宽高六七公分,一样运用了错金工艺,并用绿松石点缀了花纹。
这种组合我倒是第一次见,感觉有些不太登对。
难道说……
是镇墓性质的?
“咋了?!”
突然!
身后响起小安哥的声音!
我刚要说话,就感觉一股巨力忽然自脚踝处传来,整个人一下子被拔了出去!
“卧槽,干哈啊?!”
“艹!你干哈?”
小安哥提留着我腿,急头白脸就说:“半天不动,还不出声儿,我特么以为你没气儿了呢!”
“没有没有!”
我赶忙坐起身,激动地一个劲儿攥哒:“大货!又特么出大货!哥你快去,把程涛叫来!”
虽说只是个储酒器,但提梁卣的存世量小,就算比不上铜禁、冰鉴、小庙之类的,却也比铜鼎值钱多了。
尤其还是有配套的高工错金器,成套出手的话,价格绝不次于之前掏出来的任何一样大件儿!
小心翼翼钻回洞里。
还好,并没塌。
看来箱体也没我想象中那么脆弱。
而后我采用“挪菜缸”的方式,一点点往出捣鼓。
挪菜缸知道吧?
这是旧社会时,土夫子们经常会用到的招数。
即整个人双臂举过头顶,随身子一点点往出鼓拥,双手不间断的往出挪东西。
我这么说大家可能感觉挺简单的,实际上也确实不难,但如果想把速度提起来,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苦练的。
把头说民国时期,京津一带有个外号“长手罗汉”的盗墓贼,这人手臂很长,能在快速爬行的同时,一次性带十四块红砖,是挪菜缸的顶级高手。
可别小看了这种手艺。
在炮工活没有普及的年代,一旦碰到运用了积石手段或墓室塌陷的情况,好多价值千金的陪葬品,都是这么弄上来的。
“呵!”
“可以呀,居然还真不是小玩意儿!”说着,程涛蹲下来摸了摸提梁卣。
但随着我直起身,将两只铜虎也拿上来时,他动作骤然一停,忽地皱起眉头。
“咦?”
“这……这也是腰坑里的?”
我愣了愣,说不然呢,不是腰坑里的,还能是我自己造的不成?
顺手接过一只,程涛翻来覆去的观察了许久,忽然长嘶了一声,开口说道:“这不是燕国的东西,倒像是……中山国的……”
“中山国?”
“对!”
程涛点点头说:“燕国是老牌姬姓贵族,始终以周礼的传承人自居,他们的青铜器风格偏厚重端庄,总体呈现‘重礼制、轻玩好’的特点,尤其在战国中期以前,是不会出现这种纯粹的赏玩器的,就算有,燕国的虎纹线条,也是以平面化和对称化为主,器物造型简单,工艺朴素,多是‘踞虎’和‘卧虎’,不会出现这种生动写实的‘行立虎’。”
将铜虎平放在棺盖上,他继续道:“中山国就不同了,向来以‘巧冶奸作’和‘多美物’著称,中山国的工匠,也是最早将分铸法、错金银、失蜡法这三种工艺,高度融合到一起的。”
看到没?
这种干了十几二十年的老手,知道的东西就是多。
我反应了几秒,立即露出八颗牙:“那程哥你给我长长行市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