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镇器?(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发现有东西,我立即把烟丢了,伸手在地面胡噜起来。
几秒后,头灯的照耀下,一个方形物体,渐渐显现在眼前。
我用手一抠,发现居然是枚青铜牌。
大概八九公分大小、四五公分宽,厚厚的还有些压手。
“当当当——”
借助铲柄磕掉大部分浮土,就见铜牌锈色很重,背面还有两个中空的桥形钮。
这是什么东西?
翻来覆去观察了一会,我没认出来,索性直接揣进兜里。
青铜器方面,或图片或实物,我见识并不算短,尤其拜在把头门下并结识了孔老爷子之后,我还是第一次碰见叫不上名目的物件,估计应该不是什么普通货色。
虽然搞不懂,但受这东西启发,我直接抄起铲子,在地面上小心翼翼的挖了起来。
这时候就不能大开大合了。
不然别说铜牌这种小东西,就是大件的青铜器,也很容易一铲子戳出个窟窿。
“哎,你看这啥?”
正挖着,小安哥拿着个东西凑到我面前。
入手十分温凉,是块玉质物件。
我接过来放衣服上擦了擦,定睛看去。
“卧槽?”
是一枚岫玉剑格!
样子十分奇特,做成了鹿首形状,尤其剑格两端,甚至还有两个短短的、分叉的小角。
这也是个稀罕物件,而且明显不是中原风格!
“哪找到的?”我问。
小安哥指指骨头堆另一侧,说不小心踩到的。
我立即来到近前,完后没费多大劲儿,就在土里抠出几截锈的不成样子的青铜剑刃。
小心拼凑一下,我惊讶的发现,居然不是常见的直刃形制,而是少有的曲刃剑!
“嘶~!”
倒吸了一口凉气,我脑子里猛地闪过了一个词儿——东胡!
反复确认过后,我暗自点了点头。
不会错。
这玩意我在二连研究游牧民族文化时,曾在书上看过图样,是很典型的东胡风格。
谈及“东胡”二字,估计大部分小伙伴都比较陌生。
因为受影视剧影响,大家一提起游牧民族,脑子里想到最多的,往往就是匈奴、突厥、契丹、鲜卑、女真这些,曾一度严重威胁中原王朝的名字。
这点并没有错。
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名字出现的时间,基本都在战汉之后,而在此之前,游牧民族也是一直都存在的。
其中就包括东胡。
东胡出现的具体时期,目前史学界没有明确定论,
依据现有的史料,第一次出现“东胡”二字,是在战国中期的文献里。
根据《逸周书王会解》中的记载,周成王会盟诸侯时,“东胡黄罴”曾作为北方族群的代表,来中原地区参会。
注意,这里说的是文献。
《逸周书王会解》是战国中期的文献没错,但记载的这个事儿,却是西周初年的。
文献记载可能会出错,但不可能超越时空提前出错,也就是说,至少在战国中期以前,东胡肯定就已经存在了。
想到这,我不自觉看向石柱周围的骸骨,心说难道这群人是东胡?
“小萧,过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