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可以研究一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并不是懒。

而是按流程,土样不达标,就可以下定论了。

正想着,就听另一个同学说:“哎,其实我也感觉,那些土块儿有点儿意思,尤其最后那个探孔里的,好像还有锈呢,要不……咱明天再去打几个探点试试?”

“靠!打啥打?”

“你俩吃饱了撑的呀?没看村民挖那老些坑?好容易放天假,后天就走了,还不好好逛逛!”

“就是就是!”

唯一的女同学说:“要去你俩去,我不管,反正我明天要去骑马!”

听到这,背地里的三双眼睛,同时互相望了望。

虽说和正规军沾边儿的不用琢磨,但如果他们马上就不沾边儿了,那我觉得……也是可以研究一下的……

关键在于,他们的对话里暴露出一个信息——村民挖坑。

有村民,肯定不是市区。

而村民还挖了好多坑,那极有可能是发生了哄抢。

这种事儿当年并不少见,其中这边最出名的,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耶律羽之墓。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九二年,一伙野路子用自制雷管炸开了墓顶,附近村民发现后蜂拥而至,钻进墓室疯狂哄抢。

作为辽代早期,仅次于皇陵级别的大墓,陪葬品丰富程度可想而知。

村民们先来的吃肉,各种金银器、玉器被成麻袋成箩筐的往回搬,后来的喝汤,没大货就拆车马件、明器、首饰上的金银佩饰,部分人甚至将人骨、兽骨当作“药材”带走,等到考古队赶到时,墓室已经遭到严重损毁,就连壁画和棺椁上的金漆彩绘都给抠了。

郑把头跟我说过,当年这事儿闹的非常大,直接引发了内蒙首次大规模文保专项行动,并推动了相关保护条例的修订,以至于他们当时,消停了大半年才敢继续干活儿。

此外还有夏家店石城遗址哄抢案、敖汉萨力巴乡辽墓哄抢案、松山区古钱窖哄抢案……类似的事件,虽不能说随处可见,但确实不胜枚举。

因此我估计,他们之前进行的工作,大概率不是某个古文化遗址的勘探,而是某座古墓的抢救性发掘。

仔细思索了一会儿,我悄悄竖起食指,示意郝润和南瓜不要说话,而后我转过身,拍了拍张同学的后背。

“诶?干哈?”

“咳~”

清了清嗓子,我说:“不好意思哈,听见你们聊天了,你们……不是我们学校的?”

几人愣了几秒,脸上同时露出一抹自豪,那名女同学点点头道:“对,我们是JL大学的,这次跟老师过来实习考察,你们师专负责给我们提供后勤食宿。”

听她将“师专”两个字咬的很重,我连忙崇敬的点了点头,然后跟郝润和南瓜说:“看看,还得是人这正经大学,就是牛逼!”

郝润她俩有样学样,立即跟着点头。

“呵呵,不能这么说。”

章同学笑道:“没什么正经不正经的,你们专科院校专业对口,也有很多优势嘛。”

“嗐!我们自己就在这上学,自己学校啥样还不清楚么?”

“别别,千万别这么说,守着大草原,蓝天白云的,多好啊。”

“啥大草原啊,我们这就是个草甸子,呼伦贝尔才叫大草原,要说还得是你们那头,啧啧,东三省,大城市!”

……

就这样,一捧一踩的来了通彩虹屁,我说:“哎对,你们刚才说村民挖了好多坑,是……是村民帮忙施工么?”

噗嗤——

几人同时笑了。

那个女同学连连点头:“对对,帮忙施工来着,就你们这边的村民呀,可积极了……”

见她脸上露出浓浓的嘲讽之意,章同学赶忙拍了拍她,然后跟我简单解释了下原委。

和我之前猜测的略有偏差。

他们这次过来,原本是参与小黑石沟墓葬群的第四次发掘,田野工作两星期前就已经结束了,留在这头儿没走,主要是辅助老师进行一些文物清理和信息梳理。

但没想到,就在前天,喀喇沁旗村民修路时发现了三座红山时期的积石冢,然后就发生了哄抢。

由于距离不远,再加上后期工作进行的差不多了,他们这些实习生就被借调过去,帮忙做一些外围勘探。

了解到这就可以了,再多的我没敢多问,毕竟他们不是普通人,有一定的职业敏感性。

如果问的太具体,搞不好就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出了食堂凑到角落,南瓜立即就说:“川哥,我觉着没劲,那村民都刨完坑了,还能剩下啥啊?”

“对,”郝润也道:“你看他们那铲子,才多长啊,就是真有,我估计也不是什么肥坑儿。”

取出颗烟点燃,默默抽了几口后,我摇头说:“不,红山的点子,极少会出现锈迹,他们负责的是外围,深度还不匹配,我感觉如果有的话,很可能不是同时期的,不过这个不急,从正规军手里捡漏儿,这事儿得问问把头才行。”

南瓜点点头,又问:“那现在呢?继续找人还是回去啊?”

呼——

冲他吹了口烟,我皮笑肉不笑的说:“当然是回去了,今天晚上,我得先教教我瓜哥,‘考古队’三个字儿,是特么怎么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