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秦王嬴政(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罪臣该死!罪臣该死!”

嬴政冷冷地看着他磕头,良久才道。

“念你主动开城投降,免你一死。即日起迁往房陵,终生不得踏出一步。”

处置完这些旧怨,嬴政的心情似乎好转了些。

“传寡人令,”嬴政转身,声音重新变得冷峻,“赵地一切律法制度,暂依秦制。但赋税徭役,可较秦地减一成,以安民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秦王嬴政(第2/2页)

“大王仁德!”众臣连忙跪拜。

嬴政不再多言,大步走出殿外。

他站在高阶之上,俯瞰着整座邯郸城。

夕阳西下,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远处隐约传来哭喊声,那是他的命令正在执行。

赵高微伏着身子,低垂着头,来到了他身旁。

秦王的队伍开始巡视赵国王宫。

李胜昂首站在船头,颍水的风带着水汽拂面而来。

新郑的轮廓在远处渐渐清晰,这座曾经的韩国都城,如今已归于秦土,却依然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气息。

“李胜兄弟,看!新郑码头到了。”

身旁的墨家弟子指着前方逐渐繁忙起来的河道说道。

船只缓缓靠岸。

码头上人头攒动,有搬运货物的力夫,有查验文书的秦吏,也有迎来送往的各色人等。

李胜一行人带着简单的行囊下了船,立刻感受到了不同于墨家总部的氛围,这里更加市井,也更加紧张。

“我们先去城中的墨家据点,与其他兄弟汇合,了解情况后再做打算。”

为首的墨家弟子显然不是第一次来,熟门熟路地引着众人穿过嘈杂的码头区。

新郑城虽经历了战火和政权更迭,但作为曾经的一国都城,其繁华底蕴犹在,只是这繁华之下,暗流涌动。

秦法的痕迹已经开始显现,偶尔可见穿着黑色官服的秦吏走过,市井街坊间的交谈也常常压低声音。

墨家据点位于新郑城西一处相对僻静的院落,看似普通的民宅,内有乾坤。

在此负责的是一位中年墨家政长,名叫石,他皮肤黝黑,手掌粗糙,一看便是常年在底层奔走实践墨家理念的实干之人。

“这位应该就是李胜兄弟吧,久仰了。”

石迎了出来,语气爽朗却也不失谨慎,“巨子已有传书,言明兄弟将来主持新政试点之事,在下必当全力配合。”

双方见礼后,进入内堂。

石给李胜简要介绍起了新郑及周边地区的情况。

“李胜兄弟,韩国旧地,情况复杂不比楚国和秦国,这里旧贵族势力虽被削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尤其在乡野仍有影响力。秦吏推行法家之治,严苛高效,但也难免有急功近利、不恤民情之处。百姓夹在中间,日子并不好过。兼爱非攻之说,在此地颇有市场,但推行起来,阻力也不小。”

李胜认真听着,不时发问。

他发现这位政长对本地情况了如指掌,分析也切中要害,心中稍定,有这样一位务实的老墨家弟子协助,工作开展会顺利很多。

商讨完正事,李胜想起了太子丹的赠予。

他取出那枚玉符,递给他。

“石兄弟,可知新郑城内有一家名为‘燕归来’的酒肆?太子丹殿下言及,持此符可寻一位名叫荆轲的墨家统领相助。”

石接过玉符,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燕归来’酒肆?荆轲?我自然知道,那可是新郑城里有名的…热闹去处。”

他特意在“热闹”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哦?有何特别之处?”李胜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