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想让三叔当我爹(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十六章:想让三叔当我爹(第1/2页)

弓弦的制作比较繁琐,这点急不得,需等上两天,否则韧性不够不说,这天寒地冻的可能一拉就断了。

白雪儿提议给陈玉竹蒸馒头,倒给李逸提了个醒。

他先前答应过给王金石一个日入千钱的买卖,虽说走时王金石只字未提,可李逸向来言而有信。更何况这次陈玉竹出狱的事,全靠王金石在中间奔走斡旋。

经此事也能看出王金石是个值得信赖、可以深交的人。即便对方不提,他也得信守承诺。

而这馒头就是他这买卖的关键!

“雪儿!你去喊嫂嫂,让她带着大丫和豆子过来一趟!”

李逸正忙着给石磨清理残留的麸皮,抬头冲屋里喊了一声。

“来啦夫君!”

白雪儿立刻从屋里跑出来,麻利地戴好李逸给她做的兔皮小帽,帽檐上的绒毛蹭得她鼻尖发痒。她转头冲秦心月招手:“心月姐姐,你随我一起去吧!”

李逸昨晚特意给秦心月和张绣娘各缝了顶皮帽,秦心月选了块柔软的灰兔皮,衬得她眉眼更显清冷,张绣娘的则用了黄棕色的狍子皮,厚实耐用,还能和秦心月的区分开。

秦心月下意识朝李逸望了一眼,李逸连忙笑道:“去吧心月,你来了这么久,也没在村里好好逛过,正好趁这机会看看雪景。”

秦心月轻轻点头,任由白雪儿挎着她的胳膊往外走。

没多久,院外就传来了说笑声,还夹杂着两个孩子清脆的嬉闹声。

“三叔!我们来啦!”

大丫和豆子手牵手冲进院子,冻得通红的小脸上满是欢喜,头上戴着李逸送的皮帽子,鼻尖挂着细密的汗珠。他们离着老远就开始喊,小短腿在雪地里迈得飞快,溅起细碎的雪沫子。

李逸看着两个蹦蹦跳跳的孩子,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伸手帮豆子拉了拉帽子。这一幕刚好被随后进来的张绣娘看到,忍不住又是心头一暖,李逸看孩子的眼神,是藏不住的真心喜欢。

“三兄弟,我来了!有啥活尽管吩咐!”

张绣娘拢了拢耳边被风吹乱的碎发,笑着问道。她穿李逸送的旧冬衣,比上次见面时又精神了不少,眼角的细纹里都透着暖意。

“嫂子腰伤好了,气色变好了,人都显得年轻漂亮了!”李逸笑着打趣。

张绣娘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手:“瞧你说的,嫂子都这把年纪了,哪能跟雪儿她们这些小姑娘比。”

“对了嫂子,还记得我上次跟你说的新活计吗?比脱粟米轻松,赚的还多。”李逸话锋一转,切入正题。

张绣娘连忙点头:“记得记得!三兄弟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你一句话的事”

“成!那你过来,我教你蒸馒头,肯定一学就会!”

因为要做的活计不少,屋内空间又有限,李逸索性把院角的木棚向外扩充了半丈。

他用上山时顺手捡的石块当地基,混合着做土坯剩下的黄土和麦秸秆,在棚里砌了个简易锅灶。灶口对着棚外,烟能顺顺利利排出去,灶身则嵌在棚内,这样一来,既能在外面做饭,烧火时还能当火炉取暖,一举两得。

李逸先教张绣娘使用石磨。他往磨眼里舀了小半碗小麦,扶着磨柄示范:“推的时候要稳,别太用力,不然磨出来的面粗细不均。”

一边说一边转动磨盘,雪白的细面顺着磨盘缝隙簌簌落下,堆在下方的陶盆里。

随后李逸又拿出细藤蔓编的筛子,将磨好的面粉反复过筛,把其中的杂质和未磨碎的颗粒筛出去:“自家吃倒不必如此讲究,但要拿到县城卖给大户人家,做得精细,才能卖出好价钱。”

张绣娘学得格外认真,李逸也极有耐心,从扶磨柄的姿势到添料的时机,一一细致指导,没过多久,她就能独自熟练操作石磨了,磨出的面粉细腻均匀,丝毫不比李逸差。

磨好面粉后,李逸又教她加水和面,水温要温不烫手,加水量要循序渐进,揉面时力道要匀,直到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再揉入提前养好的老面,揉成一个硕大的面团,用湿布盖好静置。

为了培育更多老面,李逸特意又做了两个新木桶,将原来的老面分成三份,每份都掺入新面粉揉匀,密封好搁在炕头继续发酵。

只要妥善保存不发霉变质,这老面能养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发酵的年头越久,蒸出来的馒头风味越独特,发酵效果也越好。

豆子和大丫搬来小板凳,坐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娘和三叔挨在一起和面揉面,小脸上满是开心。

“豆子,你咋这么高兴呀?”白雪儿凑过去,戳了戳他鼓起来的腮帮子。

豆子偷偷趴到白雪儿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小婶婶,你可别告诉别人!我最喜欢三叔了,他要是我爹就好啦!这样就能天天吃好吃的,还能让他教我打猎。”

白雪儿听后,鼓着小嘴皱起眉头,掰着手指不知道在琢磨什么,八成又在为给李家传宗接代的事犯愁。

一旁的陈氏正埋头给粟米脱壳,木桩撞击石臼的咚咚声有一搭没一搭。她的目光时不时落在豆子和大丫身上,眼神里满是怅然。

若是她的孩子们没被卖掉,如今也该长这么大了......

跟着李逸学蒸馒头,张绣娘才知道这新奇吃食的制作竟如此繁琐。今天和面格外多,两人分工合作,揉面、排气、分剂子、塑形,忙了大半天才做好,足足装满了三笼屉,细数下来竟有七十五个馒头。将馒头放在炕头二次醒发后,就到了最后一步,把笼屉架在锅上开始蒸制。

张绣娘擦了擦额头的薄汗,望着冒着热气的笼屉,心里竟隐隐生出几分期待。

她这辈子除了种地,从没接触过这样的营生,一想到以后能靠做馒头赚钱,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就浑身是劲。

“嫂子,腰还疼吗?要是累了就歇会儿。”李逸关切地问道。

张绣娘轻轻摇头,脸上满是感激:“不疼了,多亏了三兄弟你给我按摩,没有你我可能就真的瘫了。”

李逸让豆子和大丫帮忙看着灶火,叮嘱他们火别太旺,见火苗窜高了就往灶里添块湿柴压一压,随后便进屋准备炒菜。

今天人多,他正好把新培育的豆芽拿出来给大家尝尝鲜,这些豆芽他放在特制的木槽里培育,槽底铺了麻布,还特意叮嘱白雪儿每天按时浇两次温水。

白雪儿一直好奇这木槽里藏着什么,可李逸故意卖关子,她也只能按捺住好奇心照做。

李逸掀开木槽上的麻布,看着下面长势喜人的黄豆芽,眼睛瞬间亮了。

嫩白透亮的芽身顶着嫩黄的豆瓣,还挂着晶莹的水珠,掐一下能挤出清甜的汁水,闻着有股淡淡的豆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