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扫除余毒(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默再次驱车前往石洼乡。这一次,乡间的气氛似乎与一个多月前明显不同。
虽然仍是冬季的萧瑟,但沿途村庄显得更“活泛”一些,偶尔能看到村民聚集在一起闲聊,不像之前那样见到外来车辆就迅速散开。
他此行是应云溪市公安局和石洼乡新政府的邀请,参加“石洼乡‘12·19’案件后续治理工作座谈会”。
会议在乡政府一间简朴的会议室举行。参会的有市局刑警队的代表、县民政局和安监局的干部、乡里新上任的几位主要领导,以及陈默和老郑。
新任的乡党委书记兼主任姓王,是一位四十多岁、看起来干练沉稳的干部。他首先通报了案件的最新进展和对受害人员的后续安置情况。
“……截至目前,十八名被解救劳工中,已有十一人在当地政府协助下安全返回原籍。”
“另外七人因智力障碍或无法清晰说明家庭住址,已妥善安置在市福利院,民政部门正在积极为他们寻找家人或建立长期救助机制。”
“涉及案件的民事赔偿部分,法律援助律师已正式提起诉讼,法院已受理。”
接着,王书记重点介绍了乡里采取的整改措施:“深刻吸取‘12·19’案件的沉痛教训,乡党委政府已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私人矿场、小型用工场所专项整治行动。”
“截至目前,已彻底关停、取缔无任何合法手续的私人小煤窑、小石料场共五处。对其余有证但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他拿起一份文件:“我们初步建立了《石洼乡小型矿场及用工单位监管台账》,对每个登记在册的场所,明确了监管责任人,定期进行巡查,重点检查用工合同、工资支付、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
“并建立了举报奖励制度,坚决杜绝强迫劳动、非法拘禁等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县安监局的干部补充道:“我们局也加大了对偏远地区小矿场的抽查频次和力度,并与劳动监察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
县民政局的干部接着说:“我们在石洼乡集市显眼位置,设立了‘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服务站’,挂牌办公,公布了市、县两级的求助热线电话。”
“服务站有专人值班,提供法律咨询、权益维护、困难救助等服务,确保民工遇到问题有地方找、有人管。”
陈默认真听着,不时记录。这些举措如果能落到实处,无疑将大大改善基层治理状况,压缩黑恶势力生存空间。
会后,陈默提出想去窑沟村看看。王书记安排了一位乡干部陪同,老郑也一同前往。
再次来到窑沟村,感觉已然不同。村口闲聊的村民看到警车和乡干部,不再像以前那样躲闪,有人甚至主动点头打招呼。
李满仓被抓后,村里通过选举,一位姓吴的退休小学教师担任了新的村支书。吴支书五十多岁,戴着眼睛,说话条理清晰。
在他简陋的村委会办公室里,吴支书对陈默说:“陈教授,村里现在风气变化很大。李满仓那一套不行了,村民们以前是敢怒不敢言,现在都知道上面动了真格,有啥事也愿意到村委会来说了。”
“我们正在重新核查村里的集体资产和账目,该公开的公开。”
“关于之前煤窑占地和用工的一些遗留问题,乡里和村里也在着手处理,尽量给受损的村民一个交代。”
吴支书叹了口气,“说到底,还是以前法治观念淡薄,让某些人钻了空子。以后一定要依法办事。”
离开村委会,陈默步行到乡集市。路过那家“兴隆商店”小卖部时,老板正坐在门口晒太阳,看到陈默和老郑,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笑容,站起身招呼:“陈领导!郑所长!你们来了!”
陈默走过去:“老板,最近生意怎么样?”
“好多了,好多了!”老板连连点头,声音也比以前洪亮了些,“现在感觉踏实多了。集上也比年前热闹,没人再敢像以前那样随便欺负外地来的打工的了。”
他像是想起什么,压低了些声音:“对了,陈领导,前两天那个张强,就是额头有疤那个,临走前还来我这儿买过东西呢。他说政府帮他们要赔偿,也联系上家里了,准备回河南老家去,好好过日子。”
“他让我……让我要是见到你,替他道个谢。说谢谢你们,救了他一命。”
陈默点点头:“回去了就好。希望他们都能开始新生活。”
离开集市,返回乡派出所的路上,老郑感慨道:“陈教授,这回真是拔掉了根毒刺。虽然肯定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起码开了个好头。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陈默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田野和山峦,缓缓道:“是啊,是个开头。但基层治理的改善,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不是靠破一两个案子就能完成的。需要制度,需要监督,更需要时间。”
回到派出所,陈默给省厅周总队打了个电话,简要反馈了石洼乡目前的整治情况和基层面貌的变化。
周总队在电话那头说:“冯建业的案子,还在深挖。估计还会牵出一些人和事。这种刮骨疗毒,痛是痛一点,但对整个肌体的健康是必要的。”
“厅里已经决定,将石洼乡案和后续的‘保护伞’查处情况,作为今年全省公安系统警示教育的重要案例。”
挂了电话,陈默站在派出所二楼的走廊上,看着楼下院子里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轻颤。
2007年的春节即将来临。
这个冬天,石洼乡似乎比往年多了一丝希望的气息。
他走下楼梯,对老郑说:“走吧,回县里。后续的工作,还长着呢。”
吉普车驶出石洼乡派出所大院,卷起淡淡的尘土,消失在蜿蜒的乡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