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重整军政(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1章重整军政(第1/2页)

范希朝坐镇河北,听到刘济军中的变故后,立即派人打探消息,掌握了真实情况,而后迅速派人报到李纯那里。

李纯正要找机会削藩呢,怎会惯着他,觉得这正好是解决卢龙的好机会,当即下旨令范希朝派兵全力讨平刘总。

刘总毕竟是用阴谋夺取的权力,在卢龙根基不稳,没有多少人愿意跟他反叛,在唐军优势兵力和强大火器的打击下,刘总的军队迅速溃败,逃进幽州城。

李听和刘光颜带兵将幽州城团团围住,要求卢龙军投降,刘总刚开始还想死守,但唐军的火器很厉害,攻势凌厉。卢龙军只守了五六天,就损失惨重,开始弥漫着悲观失败的思想,刘总感觉到再硬撑下去毫无意义,将会难逃一死。

刘总此时开始后悔,觉得自己一时权迷心窍,犯下大错,害死父亲和哥哥,结果啥也没落到,夜里还会梦见父亲和哥哥索命,惶恐不已。

刘总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用行动来救赎自己的错误,他向唐军提出投降条件,自己把地盘和军队全部交出来,唯一的要求是自己能够削发为僧,到寺庙为父兄超度赎罪。

李听和刘光颜刚开始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觉得只要同意他当和尚,就可以避免很大的杀戮,一致同意刘总的条件。卢龙军如约开城投降,刘总已经剃去头发,穿上僧衣,出城后直接到城外的一个寺庙,真的出家当了和尚。

范希朝收到李听和刘光颜的报告,刚开始也不信,专门派人到幽州城外的寺庙查看,发现刘总在寺中不问世事,虔诚地吃斋念佛,每天都会诵经给父兄超度,不觉感叹世事无常。

李纯接到范希朝快速平定卢龙的奏报后,决定趁热打铁,一举解决藩镇问题。

李纯下旨,命李愬和乌重胤带领四万人马,南下至黄河北岸的延津,震慑淮西的吴少阳。

命李听和刘光颜率领四万人马,东进至德州南部黄河附近,震慑平卢的李师道。

命范希朝和李元奕率领剩余人马,坐镇成德,收服降兵,接管三镇政权,保持河北稳定。

做完这些,李纯心情振奋,觉得解决藩镇指日可待,不由的就想写一首诗庆贺一下,李纯构思了一阵,提笔写下:

喜收河北

欣闻官军平河北,愁云尽扫喜欲狂。

将士奋勇荡群寇,连战告捷神威扬。

先取成德再魏博,拿下卢龙如探囊。

江山一统聚合力,华夏复兴谋富强。

写完诗以后,李纯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他决心利用此次河北唐军大胜的余威,借机彻底解决藩镇问题。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继续依靠武力征服也可以,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借口,剩下的藩镇会拼死抵抗,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综合考虑一番后,他放弃了继续动武的想法,希望以不流血的手段,让各藩镇交出兵权,达到削藩的目的。

李纯经过和几个重臣商议,决定征召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宣武节度使韩弘、义武节度使张茂昭、昭义节度使韩愈,要求五人接到圣旨后立即入朝觐见。

眼看着河北的藩镇连续被朝廷削平,在朝廷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下,几个藩镇不敢轻举妄动。前面朝廷已经连续两次征召节度使入朝,这次只是循例再次征召五个节度使入朝,即使有人不情愿也不敢推脱,唯恐成为朝廷军事打击的对象。

五个节度使接到诏书后先后赶到长安,对于这次朝廷征召的目的,五节度使非常清楚,基本就是削藩。

韩愈知道自己的作用,无非就是带头倡议解除兵权,建议实行军政分离,彻底解决藩镇拥兵自重的问题。

李纯对韩愈如此看重,多次提拔,韩愈自然是心知肚明,而且自己也不善于军务,也想借机回到行政岗位,当然乐于支持军政分离。

张茂昭属于较弱的藩镇,自己也是一直配合朝廷行动,问心无愧,对于削藩内心没啥异议,只要给个合适的官职就好。

韩弘内心里当然希望继续维持原有的权力,但是又一直以忠臣自居,自然不好说什么,只希望皇帝看在自己立功的份上,给个好的官职。

李师道和吴少阳心里就乱作一团,他们知道自己私下里搞的小动作肯定藏不住,真怕李纯拿他们开刀。本想称病不来,但是如果不来就给了朝廷征讨的借口。两人干脆提前跟部属交代好后事,如果自己被抓就直接反叛,然后就进京观察情况。

李纯提前就让人放出关于朝廷打算削藩和军政分离的消息,既是让众人心里有个底,也是试探各人的反应。五个节度使怀着不同的想法,先后去朝见李纯。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李纯没有借助河北官军大胜的余威,直接敲打各节度使,而是对待各节度使态度和蔼,认真询问各人的想法,对不同意见也能包容,没有过分的强势。

李纯先后找五节度使谈完话,五人觉得李纯只是想解决藩镇问题,不会采取惩处措施,将会给他们一个妥善的出路。

最后,李纯决定在含元殿举行一次大朝会,五节度使及朝中六品以上官员参加,公开讨论藩镇问题。

李承闽宣布朝会开始以后,李纯让李吉甫先进行发言。

李吉甫朗声说道:“我朝自玄宗皇帝以来,藩镇问题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多次爆发战乱,严重影响着大唐的国运,朝廷必须要削藩,实行军政分离,文武分开授官。”

此言一开,大家基本猜到了朝廷的态度,其他大臣纷纷发言,绝大多数支持削藩,实行军政分离。

到了这里,韩愈知道该自己表态了,出班奏道:“藩镇割据一方,确实危害甚大,军政分离是大势所趋,臣韩愈愿意交出节度使一职,听凭朝廷调度。”

张茂昭也出班说道:“臣张茂昭支持削藩,愿意交出节度使一职,听凭朝廷调度。”

其他三个节度使碍于情面,也只能跟着表态支持削藩。

李纯看到在舆论上已经取得胜利,感觉已有九成把握,于是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

“藩镇问题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但是削藩只是改制度,不是罢官,军政要分离,军政岗位也都需要有人去做,朝廷会认真筹划,根据各位官员的能力,征询大家意见,重新任命合适的官职。五节度使暂留京中,与中书省共同参与军政分离政策制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