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我还没出招,你就先乱了心跳(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裴仲昆私印

沈观盯着那方印文,久久不语。

证据确凿,人赃并获。

此刻只需一声令下,锦衣卫便可直闯裴府,掀起滔天巨浪。

但他没有动。

反而将密令小心收起,从袖中取出一张空白信笺,提笔誊录全文,字迹分毫不差。

随后封入一只空信匣,匣外烙印“急递·御前亲启”,交予早已等候在外的内廷监丞崔允。

“明日黎明前,务必送达。”他声音平静,“就说……有旧物归还。”

崔允凝视他片刻,终是点头,身影隐入夜色。

而沈观转身步入大理寺偏堂,吹灭灯火,独自坐于案前。

窗外雨势渐大,敲打屋檐如鼓点催命。

他摊开一张素绢,蘸墨执笔,开始重绘一幅全新的“军饷流向图”。

笔锋落下第一划时,眼中掠过一丝幽光。

图中脉络清晰:原本指向北境大营的朱线,如今蜿蜒南下,直抵一处早已荒废的盐仓——白茅荡。

此地偏远、人迹罕至,却曾是私盐贩运的旧道中转站。

他在图角加盖了一方伪造的兵部骑缝章,印泥未干,色泽沉郁如血。

这枚印章,是他根据历年公文拓印与老秦提供的雕工技艺推演复刻而成,纹路分毫不差,足以瞒过寻常查验。

“真与假之间,最危险的不是谎言,而是半真半假。”沈观低声自语,指尖轻抚图面,仿佛在确认一场精心编织的命运之网是否已收紧。

所以,必须让他看见一个“合理的破绽”。

翌日清晨,金銮殿上钟鼓齐鸣,百官列班。

沈观身着九品青袍,立于阶下,神情平静如水。

当皇帝问及军饷案进展时,他出列一步,双手奉上那幅伪图,声音清朗:

“臣查得军饷流向有异,疑涉走私私盐,赃银或藏于南方白茅荡废仓,请陛下明察。”

话音落,满殿哗然。

户部尚书惊得险些打翻笏板,几位御史交头接耳,连一向沉默的阁老也微微蹙眉。

私盐之罪,牵连甚广,若属实,便是动摇国本的大案。

唯独裴仲昆,站在兵部班首,面色如常,лишь眼角细微一抽,随即垂目不语。

没有反驳,没有质询,甚至连一句“查无实据”都未曾出口。

沈观垂眸,唇角几不可察地扬起一丝弧度。

你不争辩,是因为你知道那是假的——可你不敢点破。

你怕一开口,便暴露了你早已知晓账册内容,进而引火烧身。

你的沉默,是你心跳失控的第一声回响。

退朝后,沈观未归衙署,径直返回书房。

门窗紧闭,他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心神沉入识海。

【有限预判·激活】

目标:裴仲昆

变量设定:“是否调动边关巡骑,以护送‘重要文书’离京?”

眼前光影流转,三道虚影再度浮现,彼此交错、崩解、重组。

这一次,画面不再模糊。

片刻后,一行淡金色文字缓缓显现:

“三日内,北境驿马加急,调令出自兵部值房。目标路径:经通州、泊口、槐林驿、雁口坡、黑石沟,止于青石铺。准确率:五成。”

五成,虽未确信,却已是目前所能推演出的最高置信区间。

沈观提笔,在舆图上逐一圈出那六个歇马点,最后停驻于最西端的“青石铺”——地处两郡交界,官驿残破,商旅稀少,却是北境快马南下的必经咽喉。

他凝视良久,忽然低笑一声。

“你想藏账**里之外,我就把网撒在你必经之路。”

窗外月色如霜,洒在案头那幅伪图之上,仿佛为这场无形博弈镀上一层冷光。

远处更鼓敲过三响,一只纸鸢静静搁在书架角落,翅骨微颤,似在等待风起。

而此刻,沈观已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封入漆匣,置于案角。

明日拂晓,它将落入一人之手——那个从不说话,却能踏月无痕的哑仆阿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