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我让死人帮我写供词(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0章我让死人帮我写供词(第1/2页)

夜色如墨,废庙的轮廓在残月下显得愈发嶙峋。

风穿梁而过,卷起几片焦纸,在空中打着旋儿,像是未散的冤魂仍在徘徊。

沈观站在石像前,手中捧着那本黑皮账簿,指尖微微用力,指节泛白。

他没有点灯,只任月光斜照进来,映出石像空洞眼窝中那一抹幽光。

他知道,有人在暗处看着——那个曾是李玄策、如今名为莫归的男人,就藏在庙宇深处的阴影里。

“我知道你想护住师门秘密。”沈观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刀凿石,一字一顿地砸进寂静,“可真正该死的,不是知道真相的人,而是制造冤案的刽子手。”

话音落下,庙内仿佛骤然降下寒潮。

一道枯瘦的身影缓缓从梁柱后移出。

莫归披着破旧黑袍,脸上覆着半张骨面具,仅露出一双眼睛——那里面翻涌着痛苦与挣扎,像被烈火炙烤过的铁。

他猛地抬手,手指颤抖地比划:“火烧书院那夜……你也险些被杀。”

沈观心头一震,呼吸几乎停滞。

三年前北巷焚书院那一夜,大火冲天,师生数十人葬身火海。

他因赴同窗之约迟归半刻,侥幸逃过一劫。

当时只道是李玄策疯癫纵火,背负逆名亡命天涯。

可现在想来,若真是清洗清流学子,为何偏偏放过自己?

难道……是因为他还太微不足道?

还是因为,那一夜本就想让他活着,成为“幸存者证言”的摆设?

原来如此。

这不是偶然,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清除。

科举黜落名单不过是表象,真正要铲除的,是那些不肯低头、不愿同流合污的士子脊梁。

而李玄策,不过是最显眼的替罪羊。

沈观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无动摇。

“那就让我用他们的规矩……写一份供词。”他低声道,语气平静,却带着斩断宿命的决绝。

他转身取出随身包裹,将吴德全的账本轻轻放在石像脚下,如同祭品献于神前。

片刻后,阿哑悄然现身,带着三人自黑市深处而来——骨婆拄着蛇骨杖,刀裁子袖藏七刃,哑秤匠肩扛铜盘天平。

三人皆为地下世界活化石般的人物,通晓禁忌之术,游走阴阳边缘。

“设阴堂。”沈观下令。

骨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块泛青的冥油帛书,铺于石台之上。

又命人将王慎的颅骨洗净,置于陶炉中以尸火慢烤。

火焰呈幽蓝色,升腾之际竟无声无息,仿佛吞噬了所有声响。

当热力渗透骨隙,帛书自动吸附于颅顶。

刹那间,裂纹蔓延,一声低沉呜咽自颅腔内传出,继而化作清晰话语:

“我于三日前亥时,亲见守库吏吴德全,自大理寺携出名录二册,交予红纱帐中戴金丝手套之人……酬银八十两。”

声音冰冷、干涩,却字字入耳,宛如亡者亲述。

全场死寂。

刀裁子脸色发白,退后半步;哑秤匠手中的天平莫名倾斜;就连骨婆也瞳孔微缩,低声喃喃:“亡魂开口,天理难掩……这帛书竟真能录魂语。”

沈观却神色不动。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他缓缓取出那枚沾赤泥的铜扣,握于掌心,闭目凝神。

【启动线索溯源——因果回溯模式】

脑海骤然展开一片虚幻长廊,时光倒流,景象飞掠——

铜扣最初系于巡防营兵卒腰带,在值夜时掉落赌坊角落;赌坊掌柜拾得后转卖旧货摊;驼背老人收下十文钱,将其交给一个低头哈腰的小吏——吴德全。

而后,每一次吴德全前往鬼рынok,都踏着这条路:穿西巷,过断桥,踩赤泥,最终消失在地下密道入口。

画面定格。

一条看不见的线,贯穿官府、市井、黑市,连接生与死、明与暗。

沈观睁眼,提笔蘸墨,在黄纸上疾书不止。

一笔一画,勾勒出赃物流转全过程,末尾重重写下一句批注:

“赃物流转,不过一层遮羞布;真正通幽的,是这条看不见的线。”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冷峻侧脸。

他的眼神不再只是查案者的锐利,更添几分执剑者的锋芒。

庙外,东方天际已有微白渗出,晨雾弥漫。

而沈观知道,真正的风暴,还未到来。

他收笔,将帛书供词与推演图卷一同封入漆匣,放入怀中。

这一刻,他不再是被动追查线索的九品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