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怪好嘞(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044怪好嘞(第1/2页)

最后还是王玉露强调是自家亲戚之后,李嘉庆这才放下了心,但进了小区电梯,她就又说道:“露露,车牌号我可是记下来的噢~”

“……”

小小地翻了个白眼,王玉露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再跟李嘉庆继续这个话题。

没错,张大象就是自家亲戚,是自家表妹夫。

没毛病。

而离开的张大象和桑玉颗,并没有直接回暨阳,去逛了逛酒楼茶肆,有些老街还是不错的,门廊清一色木头,前店后院的更是做了一排玻璃展柜,临街的地方摆上炉子,上面架个大铝锅,里头一个个茶叶蛋和兰花干全都浸染酱油色。

闻着就香。

有些勤快的本地阿婆,还会叫卖“牙膏水”,张大象并不爱喝,但桑玉颗是真喜欢这名叫“绿豆汤”的玩意儿。

张大象随了一瓶矿泉水,就陪着桑玉颗溜达。

大的园林其实没啥看头,当然不是不好看,而是人太多的情况下,园林还不如公园。

倘若起得早,就趁着没啥人的时候进来花个十几二十块,那确实是物有所值,那种鸟语花香的感觉,真是作不得假,处处有景的惊喜感,但凡口袋里有俩小钱的,都琢磨着以后自己高低也来一个这样式的。

显得自己有档次,而且还舒服。

唯一美中不足……贵。

便宜的中式审美也就八大菜系中那些相对来说贴近平民生活的了。

有时候张大象也挺纳闷,你说这中式审美的祖宗们,他们怎么想到的呢?

“哇,这个好看,葡萄藤跟个浪花儿似的……”

弄堂里偶尔也会有心思精巧的人家,但是张大象敢大胆猜测,他们家也没有独立卫生间。

这地方动工可是得不少衙门签字画押,然后还要三看六查的,算是平头老百姓和衙门中人互相伤害。

“你要觉得好看,回头新房你自己划个前庭后院出来,或者就把那片芦苇荡都填了,直接做成花园。”

“那还是算了,花花草草随手种几个倒是还行,费那么大功夫就为了种花养草,我还不如多种两轮豆角茄子呢。”

“然后天天吃‘地三鲜’。”

“哈哈。我妈跟我说,她小时候在老家五回县那会儿,跟我姥姥还有大姨,那真是豆角茄子连吃大半年,可真是吃够了。从我记事起,我就没见过我妈吃豆角,茄子倒还是偶尔吃个蒜泥茄子。”

“五回县?不是安边县吗?”

“我们家在河东道的安边县,走飞狐道那条省道,一直往南,就能看到涞河边上的飞狐县。打那儿再往东,到了五回山就是河北北道,大概要个十几二十分钟,就是五回县的县城。不过我姥爷姥姥家不住县城,住西边山里的三家沟。不过说是说三家沟,都是姓李,听说以前有姓丁的姓扈的,好像是以前打仗还是逃难来着,反正都跑了。”

“那咱妈还是远嫁?”

“啊?这算个啥的远嫁,就隔着一座五回山,坐车也就个把钟头。”

“以江南东道的风气,跨个县跟天涯海角没区别,更何况你这都从河北北道跑河东道了。”

“哈哈,我跟婶娘嫂嫂她们聊天的时候就发现了,基本就是暨阳市本地的,再远也远不到哪里去,跟我去一趟桑家老宅差不多。”

张大象笑着道,“鱼米之乡的鱼和米不一定好吃,但是真的管够。那换谁来了,也不想挪窝啊。所以本地做生意的,出去外面闯荡的不是没有,但是少之又少,都是就地入伙儿。”

这依然是“行商”和“坐商”的区别,哪里过来的人在这里呆久了,都会缺少冒险精神。

老太公张之虚能攒下那么多“香火”,本质还是因为他算个异类,而且是为数不多不是穷到一无所有才出去闯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44怪好嘞(第2/2页)

“正”字辈的相对萎靡,主要还是不怕饿死。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就是瞎逛然后聊天,正常来说大夏天的没必要外面转悠,但昨天三十几度的高温之后,今天就来了一场暴雨,接着还有阵雨。

所以逛街归逛街,张大象还顺便买了一把老手艺的朱伞。

本该做手杖的竹子成了伞柄伞骨,那价钱可不会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