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温情未冷,敌号骤催营(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间小伙房虽小,却被陈月娘收拾得异常干净利落。

灶台擦得不见半点油污,碗筷炊具各归其位,连柴火都摞得整齐,处处显露出女主人的勤勉细心。

秦猛决定亲手给病中的未婚妻弄点像样的吃食。

牛五等几名亲兵下意识想来烧火做饭,却被他抬手制止:“你们烧火打下手,我自己弄。”

很快,伙房里响起锅碗瓢盆的声音。

秦猛把新鲜枇杷叶洗干净,放入陶瓮中添水,转身从橱柜里翻出小半块老红糖,投入瓮中。

陶瓮置于小灶之上,缓缓熬煮起来——这是为月娘准备的驱寒润肺糖水,能让她身子舒服些。

随后秦猛挽起袖子,熟练地淘米、切肉焯水,动作麻利地将食材下锅,熬煮出软烂喷香的肉粥。

接着,他从瓦罐里取出几个鸡蛋,念及月娘口味清淡、不喜油腻,只往热锅里抹了薄薄一层油,再在灶边小心磕开,将蛋液缓缓倒入。

很快,煎蛋的香气便弥漫在狭小的伙房里。

灶火摇曳,映照着秦猛棱角分明的脸庞,往日里那股肃杀之气被罕见的温和与专注取代。

正当秦猛掂动锅铲反复轻翻煎蛋,力求煎出外焦里嫩的口感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原来,是诸葛风因急事返回官署,途经院中时瞧见伙房内忙碌的熟悉身影,先是愕然,随即眉头微皱,三步并作两步赶来。

他闯入伙房,语气里带着读书人特有的不赞同:“哎呀呀,大人,您贵为知寨官、飞虎卫正将!

乃是朝廷命官,岂能屈尊亲入庖厨?此等琐事,交由亲兵处置,或是唤个婆子来做便是!”

他微微拱手,引经据典地苦劝:“古人云‘君子远庖厨,大人不应涉足琐碎事务,当以军国大事为重……”

秦猛专注于手中活计,闻言头也没抬。

他一边用铲子轻拍煎蛋使其受热均匀,听着锅里油脂“滋滋”作响,一边摇头轻笑,反驳:

“子壑,我秦猛本就不是文人,也自认为不是君子。不过是个粗莽武夫,没那么多讲究,不怕这些。”

诸葛风面露忧色:“可大人您现在身份尊贵,此举若传扬出去,恐惹人非议、有损威仪啊……”

“屁的尊贵,我就是个丘八。”

“大人,您不可妄自菲薄……”诸葛风还想再劝。

“子壑,”秦猛这次抬起头,目光平静却坚定地看向诸葛风:“你说的‘君子远庖厨’,在我看来就是谬论,是读书人,把自己给读迂腐了。”

诸葛风闻言一怔,欲言又止,显然没料到秦猛会直接否定圣贤之言。

秦猛将煎得恰到好处的鸡蛋盛入盘中,语气渐沉:“你想想,若掌权者连一碗粮米面能做多少饭食、炒一盘菜要放几撮盐都不清楚。

甚至不知治下百姓日常吃什么、能吃几分饱。那他凭什么坐在高堂之上,空谈民生疾苦?又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自诩为合格的掌权者?”

诸葛风张了张嘴,一时无言以对。

他细细咀嚼这番话,虽直白朴素,却藏着深刻道理,与平日所学截然不同,却又无从反驳。

秦猛见他不语,索性继续说道,手下也没闲着,已然开始清洗锅具:“古人的话,未必全对。

许多事,唯有实践方能出真知。

自己亲手做过、真正了解了,才能心中有数。大是大非时,手底下的人也无法轻易哄骗蒙蔽。”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忙碌的军寨,语气愈发坚定:“庖厨之事涉及更广,等明年开春、局势稍稳,我还要亲自带军卒们下地开荒种田。

让他们也亲身感受,这一粥一饭、盘中之餐,究竟是怎样得来,‘粒粒皆辛苦’,来之不易。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真正明白,手中刀枪的职责,不只是杀敌立功,更是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家园,护佑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

“呃……”诸葛风浑身一震,如遭雷击。秦猛这番朴实无华的话语,竟字字千钧、振聋发聩。

他再次望向眼前这位年轻的知寨官时,与以往迥然不同,火光映照下的身影陡然高大起来!

——对方不仅是骁勇善战的虎将,言行间更藏着通透的为政处世之道,远非寻常武夫或腐儒可比。

他心中原本那点“有失身份”的芥蒂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钦佩与深深的深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