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货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用改进后的发动机装了一台车,进行了1000公里的道路试验。平均油耗10.8升,比理论值还要好一点。“
这些技术改进很快应用到了生产中。新款四轮农用车不仅外观更美观,性能也更优秀,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5月初,济南东郊农场的赵科长专门来厂参观,对改进后的四轮车赞不绝口。
“你们这个改进很及时,新车确实比原来的好用多了。“赵科长说,“我们农场决定追加订单,再要15台。“
更让人高兴的是,通过技术改进,产品的成本反而降低了。
“虽然座椅和遮阳棚的成本增加了,但通过工艺改进和材料优化,总成本比原来还低了150元。“财务科长算了一笔细账,“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
与济南机械厂的合作也有了进展。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投资200万元建设数控机床生产线,西尧重工出资100万,占50%股份。
“这个合作很有前景。“马厂长在签约仪式上说,“数控机床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
“我们的目标是用3年时间,掌握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形成年产100台的生产能力。“郑昊对这个合作项目充满信心。
技术升级的效果很快显现出来。改进后的四轮农用车在市场上的口碑更好,销售量稳步上升。5月份的销量达到了420台,超过了月产能。
“看来我们的技术升级方向是对的。“王师傅满意地说。
“这只是开始。“郑昊说,“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持续投入,保持领先优势。“
晚上,郑昊和赵晓兰在村里散步时谈到技术升级的话题。
“你们这次技术升级花了不少钱吧?“赵晓兰问道。
“确实不少,前前后后投入了150多万。“郑昊说,“但这是必要的投资,技术不进步就会被淘汰。“
“那数控机床项目呢?“
“这是更长远的布局。“郑昊眼中闪着光芒,“数控技术代表着制造业的未来,掌握了这个技术,我们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你总是能看得很远。“赵晓兰佩服地说。
“不是我看得远,是时代发展得快。“郑昊感慨地说,“现在不进步,明天就落后。我们必须跑在时代的前面。“
技术升级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也为西尧重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郑昊知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四轮农用车市场的成功开拓,郑昊开始考虑下一个产品项目——小货车。
这个想法并不是突然产生的。从市场调研的反馈来看,1.5吨载重的小货车需求量很大,而且利润空间也比农用车更高。更重要的是,小货车的技术含量更高,能够进一步提升西尧重工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
“今天召集大家开会,讨论小货车项目立项的事情。“郑昊在会议室里对技术骨干们说道,“这是我们产品线发展的下一个重点。“
王家祥第一个发言:“昊子,我觉得小货车项目很有必要。现在个体户越来越多,运输需求很大,但市场上合适的车型不多。“
“具体说说你的想法。“郑昊很感兴趣。
“我调研过,现在市场上的货车要么是大卡车,载重5吨以上,个体户买不起也用不着;要么是三轮车,载重小又不安全。“王家祥分析道,“1.5吨载重的小货车正好填补这个空白。“
老张师傅也赞同:“从技术角度看,小货车比农用车复杂,但我们有四轮车的技术基础,开发起来不会太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