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才(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建设负责产品质量检测和技术标准制定;刘洋负责生产计划安排和进度控制;赵明华负责工艺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
三个大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觉得责任重大。
“待遇方面,“郑昊继续说道,“大学生月薪150元,退休师傅月薪120元,熟练工人月薪80元,学徒工人月薪60元。另外包吃包住,年底有奖金。“
这个待遇在1978年算是相当不错的。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最重要的一点,“郑昊的语气变得严肃,“我们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技术上精益求精,管理上严格规范,绝不允许马虎了事。“
陈建华在一旁补充:“做技术是个良心活。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关系到产品质量。希望大家都能有工匠精神。“
“陈总工说得对。“孙师傅表态道,“我虽然年纪大了,但绝不会误人子弟。该严格的地方一点都不能松懈。“
会议开到晚上十点才结束。大家对即将开始的工作都充满期待。
第二天一早,正式的培训开始了。
首先是理论学习。陈建华详细讲解了拖拉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技术要求等。三个大学生听得很认真,不时记笔记。
“发动机是拖拉机的心脏,变速箱是神经中枢,液压系统是血管...“陈建华讲得很生动。
接下来是实际操作。孙师傅亲自演示装配工艺。
“安装这个齿轮时,一定要注意啮合间隙。太紧了会卡死,太松了会有噪音。“孙师傅手把手地教。
王师傅则在车床旁指导加工技术。
“车削这个轴的时候,进给量不能太大,否则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
李师傅在调试数控系统。
“这套半数控系统虽然简单,但精度比普通车床高很多。关键是要掌握编程技巧。“
三个大学生学得很快,很快就能独立操作一些简单的工序。几个年轻工人稍微慢一些,但也在稳步进步。
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里热闹非凡。
“老孙,你觉得我们多长时间能上手?“一个年轻工人问道。
“熟练工人至少需要一个月,学徒工人需要两个月。不过你们基础不错,可能会快一些。“孙师傅实事求是地说。
“那能赶上生产任务吗?“
“问题不大。关键是要认真学,不能急于求成。“
下午,意外的访客来了。县劳动局的人来检查用工情况。
“郑同志,听说你们招了不少工人?“劳动局张科长拿着本子记录。
“是的,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郑昊如实回答。
“这些人的用工手续都办了吗?“
“正在办理中。我们会在一周内完成所有手续。“
张科长检查了一下人员名单:“太原来的大学生需要调档案,外地来的师傅需要暂住证,本地工人需要劳动合同。手续比较复杂。“
“我们会配合办理的。“
“另外,县里要求所有企业都要建立工会组织,你们考虑了吗?“
郑昊愣了一下。工会?这个他还真没想过。
“我们会考虑的。“郑昊只能这样回答。
送走了劳动局的人,郑昊心里有些不安。看来县里的监管比预想的要严格。
“别担心,“陈建华安慰道,“按规矩办事就行。现在国家对劳动用工管理确实很严格。“
“主要是怕影响生产进度。“郑昊担心道。
“不会的。只要我们合法合规,他们也挑不出毛病。“
傍晚时分,第二天的培训结束了。大家虽然累,但收获很大。
郑昊站在院子里,看着忙碌了一天的工人们陆续回到宿舍,心中五味杂陈。
人才有了,设备有了,技术有了,但管理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把这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团结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生产团队,这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不过,看到大家学习的热情和干劲,他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