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将计就计(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恐慌,在美国的顶尖技术圈子里迅速蔓延。
美国国防部立刻下达了最高指令:
第一,不惜一切代价,研发出能够有效干扰和压制这种系统的电子战系统。
第二,立刻启动GPS系统的升级计划,必须在中国人之前,拿出性能更优越的新一代信号体制。
一场由郑昊亲手导演的,针对美国人的战略欺骗行动,成功了。
美国人,被郑昊画出的那张大饼,成功地引上了一条投入巨大,但却注定是死胡同的歪路。
他们将为此,浪费掉未来几年宝贵的时间,和数以十亿计的美元。
而这,正是郑昊为北斗工程,争取到的,最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
北斗大本营。
当罗副主任和李将军,听完郑昊的整个计划复盘后,两个加起来超过一百岁的老将军,看着郑昊,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们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在他们的概念里,对付间谍,就是抓起来,审问,枪毙。
可郑昊呢?
他把间谍,当成了一个免费的,还自带干粮的信使。
不仅没花国家一分钱,还成功地把敌人给带到沟里去了。
这叫什么?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小郑啊……”李将军看着郑昊,感慨万千,“我以前觉得,你就是个技术天才。现在我才发现,我错了。”
“你这脑子,要是当年去搞情报,我们这些人,恐怕都没饭吃了!”
罗副主任也是一脸的服气。
“兵者,诡道也。你这一手将计就计,玩得比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溜。我算是彻底服了。”
郑昊笑了笑。
“雕虫小技而已。能骗过他们,还是因为他们骨子里的傲慢。他们不相信,我们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所以,我们随便给他们画一条路,他们就信了。”
解决了外部的威胁,郑昊立刻把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项目本身。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外部的敌人被暂时引开,内部的矛盾,却开始浮现。
这一天,芯片组的负责人林峰,和他的副手,一位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老专家,两个人红着脸,一路争吵着,直接冲进了郑昊的办公室。
“郑总师!您来评评理!”
林峰年轻的脸上,满是激动和委屈。
“我认为,我们的导航芯片,必须采用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这代表了未来的方向!”
他的副手,五十多岁的张副总工,毫不相让,把一份报告拍在桌上。
“胡闹!简直是胡闹!精简指令集,那是国外学术界搞的新潮玩意儿,根本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工程验证!卫星上天,可靠性是第一位的!我们必须用成熟稳定的复杂指令集(CISC)架构!这是原则问题!”
两人的争吵,几乎要把屋顶掀翻。
整个芯片组,也因为这个路线之争,分成了两派,工作几乎陷入了停滞。
郑昊看着眼前的两人,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知道,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路线之争。
这更是一场,代表着未来的“新思潮”,和代表着过去的“旧经验”之间,一次无法避免的激烈碰撞。
第14章路线之争,力排众议!
郑昊的办公室里,气氛剑拔弩张。
林峰和张副总工,一个代表着激进的创新,一个代表着稳妥的传承,互不相让。
“张总工,我承认CISC架构成熟可靠,但它的效率太低了!指令冗余,结构复杂,功耗也大!我们的卫星对功耗和计算效率的要求有多高,您不是不知道!”林峰据理力争。
张副总工把眼镜一推,毫不客气地反驳:“效率?功耗?林峰同志,你是不是忘了我们是在干什么?我们是在造卫星!不是在攒收音机!卫星上了天,出了问题,谁去修?你的高效率,你的低功耗,在‘万无一失’这四个字面前,一文不值!”
“我设计的RISC架构,同样可以做到高可靠性!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验证……”
“时间?我们有时间吗?”张副总工打断他,“郑总师给的期限是两年!两年之内,你拿什么去验证一个全新的,连美国人自己都还没玩明白的芯片架构?这是拿国家项目当儿戏!”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