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佛堂秘辛!柳姨娘的供词(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牵机散’!”柳姨娘的哭声陡然拔高,泪水混着鼻涕往下淌,“夫人滑胎后,查到我给皇后送信的密函,要去找国公爷对峙。我慌了,就去宫里求皇后,她给了我一包药,说‘只要林氏死了,你凭着庶子,就能在镇国公府站稳脚跟’!我……我对不起夫人,可我也是没办法啊!”

苏清鸢猛地甩开她的手,站起身,掌心的伤口被扯得更疼,却远不及心口的寒意。她看着柳姨娘痛哭流涕的模样,心里没有半分怜悯——母亲临终前的痛苦,未出世的二弟,还有这五年来她对柳姨娘的信任,都成了刺向自己的刀。

“你的难处,换不来母亲的性命。”苏清鸢的声音冷得像冰,眼底没有半分波澜,“陛下已授权我彻查母亲的死因,你的供词,我会一字不差地呈给大理寺。至于皇后……她欠我们母女的,我会一笔一笔讨回来。”

就在这时,脚步声从院外传来,谢砚踩着落叶走近,玄色便服沾了些寒气,手里捧着一卷地形图,神色凝重地走进佛堂。他目光先落在苏清鸢掌心的血迹上,眉头微蹙,随即转向柳姨娘,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的供词,我在外头都听到了。”

柳姨娘听到谢砚的声音,吓得缩成一团,再也不敢哭出声。苏清鸢接过晚翠递来的帕子,草草裹住掌心的伤口,问道:“皇后娘家的贪腐案,有进展了?”

谢砚展开地形图,上面用红笔圈出西郊山脚下的一处院落,标注着粮仓的进出口与守卫换班时间:“皇后的兄长柳成,在西郊有座秘密粮仓,里面存的正是去年从北境挪用的军粮。他以‘赈灾粮’的名义,把军粮卖给江南盐商,从中赚了三十万两白银,账目都藏在他私宅的暗格里。”

他指尖点在地形图上的破庙标记:“更重要的是,柳成与匈奴使者约好,三日后子时在城外破庙交易——用五千石军粮换一百匹战马,还约定交付一份北境布防图。只要抓到现行,就能坐实他通敌的罪名。”

苏清鸢凑过去细看,见粮仓旁标注着一条小河,便于船只运输,不由得皱起眉头:“柳成的私宅守卫森严吗?”

“他雇了三十多个亡命之徒,日夜巡逻。”谢砚点头,从怀中取出个小巧的瓷瓶,递过去时避开她的伤口,动作轻缓,“这是北境的金疮药,止血快,你先涂上。三日后的行动,我会安排人手,你不必亲自去,留在府中等待消息即可。”

“我必须去。”苏清鸢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柳成是杀害母亲的帮凶,也是挪用军粮的罪魁祸首,我要亲眼看着他落网。况且,我有陛下赐的令牌,若遇到阻碍,也能名正言顺地处置。”

谢砚看着她眼底的执拗,知道劝不动她,只能松口:“好,但你得答应我,全程跟在我身边,不许擅自行动。”

苏清鸢刚要点头,院外又传来脚步声,镇国公一身素色常服,面色沉郁地站在佛堂门口。他看着柳姨娘瘫坐在地的模样,又看着苏清鸢掌心的血迹,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清鸢,是父亲对不起你和你母亲。当年我被柳姨娘的花言巧语蒙蔽,没查清你母亲的死因,还让她在佛堂里逍遥五年……”

“父亲不必自责。”苏清鸢打断他的话,语气缓和了些,“母亲的死,错在柳姨娘与皇后,不在父亲。如今真相即将大白,母亲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镇国公看着女儿沉稳的模样,眼眶不由得泛红,他用力点了点头:“好!父亲会调府中侍卫配合你们,三日后的行动,我也去——柳成害了我妻儿,我要亲手看着他伏法!”

佛堂外的寒风渐渐停了,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供桌上的观音像上,驱散了些许阴霾。晚翠已按苏清鸢的吩咐,让侍卫守在佛堂外,等待大理寺的人来提审柳姨娘。柳姨娘坐在蒲团上,眼神空洞地看着那包药渣,嘴里喃喃道:“夫人在世时,总把你幼时的虎头鞋带在身边,说……说你脚小,怕走不稳路……”

苏清鸢没有回头,只是握紧了手中的紫檀木匣——里面装着母亲的旧物,也装着母亲未完成的心愿。她跟着谢砚走出佛堂,初冬的阳光落在两人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叠在一起,像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西跨院的银杏叶已落尽,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挺立。谢砚将地形图收好,对苏清鸢道:“三日前要先摸清柳成私宅的暗格位置,还要安排人盯着破庙的进出口,不能让匈奴使者跑了。”

“我让晚翠去查柳成的起居习惯,他总该有软肋。”苏清鸢点头,掌心的伤口涂了金疮药,已不再流血,“至于破庙,我们可以提前在周围设伏,等他们交易时再动手。”

两人并肩走在小径上,脚步声与落叶的轻响交织。苏清鸢知道,三日后的行动注定凶险,但有谢砚的周密部署,有父亲的支持,还有母亲留下的证据,这场复仇与正义的较量,她绝不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