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魏徵夜谏李承乾:陛下可记得汉宣(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承乾目光扫过‘纳谏如流‘‘亲贤远佞‘等字句时,指节不自觉地叩响了案几。

“陛下可还记得去岁旱灾?”魏徵突然发问,“当时长孙无忌亲赴河南道,三日不食,督着州县开仓放粮。”他指着竹简末尾一行小字,“这‘民为邦本‘四字,正是他回朝后添上的批注。”

李承乾默而不语。

他心中知道,长孙无忌那样做,是为了完成李世民的交代。

但不得不承认,魏徵说的是客观事实。

他可不想就这么放过长孙无忌。

“陛下。”魏徵从袖子中拿出一页泛黄的纸,“这是武德七年,长孙皇后染恙时,其兄彻夜抄录的《药师经》。”纸张边缘还留着泪渍的痕迹,“一个能为妹妹跪诵佛经至天明的人,当真会背叛妹妹用性命守护的大唐?”

话音刚落。

李承乾朝着魏徵手中泛黄的纸看去,目光有些阴沉,“魏卿此次为长孙无忌求情,倒是准备得很充分?如果朕不答应呢?魏卿是不是就要离朕而去?”

他没想到,魏徵会拿长孙皇后来说事,这让他心中有些不满。

魏徵怔了一会儿,脸色一肃,“陛下!臣听闻吐谷浑使者明日或可抵京。若诛杀重臣,恐令番邦以为我朝内乱。”他呈上新的奏本,“这是臣拟的处置方案:削爵夺职,令其以白身之戴罪立功。”

李承乾冷冷地看向魏徵:“魏卿,你不要自误,可知朕最恨被人胁迫?”

魏徵叩首,额头抵在冰冷的金砖上:“臣非胁迫,实为陛下计。今五姓七望把持科举,关陇世家垄断军职。若留长孙无忌性命,以其对世家底细之熟悉......”他猛地抬头,“陛下可记得汉宣帝用张安世除霍氏故事?”

一道闪电忽地照亮殿内。

李承乾突然发现,魏徵的鬓角已染霜白。

他忽地想起之前魏徵犯颜直谏,为他向李世民争取一些储君应有的待遇。

再看到魏徵眼中目露的期待。

他沉默了。

此时,每一弹指仿佛都过得缓慢。

半晌。

这一刻,他深深地怀念着黄巢。

不过,长孙无忌勉强能当作一把对准五姓七望和关陇世家的刀。

更重要的是,他还没有登基,留下魏徵,对他来说,具有不一般的政治意义。

区区一个长孙无忌,只要不给他权力,有的是办法对付他。

而且,若是长孙无忌倒向他,关陇集团那边,今后或更容易对付。

更重要的是,长孙无忌今后想要有活路,只能在孤臣这条路走到黑。

而且,今后他可以找个由头将长孙无忌处置掉。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这长孙无忌既然有才能,就让他为大唐的强盛发光发热,直到燃尽最后的生命光阴。

安排猝死这个死法,想必也是便宜他了。李承乾心想。

至于长孙冲,他若是敢对长乐有那方面的想法,朕一定会奖励他做个太监。

“准奏。”李承乾语气平淡,“但有四条:其一,其子长孙冲需入宫为质;其二,凡其所供世家,也包括关陇世家罪证,需有实物为凭;其三......”李承乾从案头取过一柄短刀扔在地上,“刑部大牢里面关押着的五姓七望主脉之人,由长孙无忌当刽子手,朕要他亲自斩杀他们;其四,今后他只参与编书,但朕问政,他必须知无不言,至于编书诸如《晋书》《宣武政要》《群书治要》等他都要参与......还有《唐书》从无上皇那里开始写......朕要这本《唐书》能够‘据实而写’,魏卿可懂朕的意思?”

魏徵面色微变,转而又想起昨日长孙无忌在狱中对他说的话:“请告诉陛下,罪臣愿做那把刮骨疗毒的刀。”

“陛下圣明!”魏徵再叩首而拜,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李承乾微微颔首,“魏卿退下吧......”

魏徵从怀里又拿出一沓纸张,然后眼巴巴地看向李承乾。

无禄愕然地怔在了原地。

他暗暗打量着魏徵那宽大的袖子,暗想: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

但他动作却不慢,趋步至魏徵旁边,接过那沓纸张,然后将它们摆放在了李承乾面前的伏案上。

魏徵恭敬行礼,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离去前,他瞥了一眼李承乾,心想:愿陛下成为比太上皇更圣明的君主!

在魏徵离开后,李承乾看着伏案上的这沓纸张,看到是长孙无忌的忏悔书,还有一篇关于吏部改革的奏疏,以及一份关于大唐治理的策论。

对于那份忏悔书似的纸张,李承乾心中评价道:鳄鱼的眼泪!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但对于那份吏部改革的奏疏,还有关于大唐治理的策论,他心里却是不得不承认这长孙无忌确实很有才能。

而且,长孙无忌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措施,都是对当下大唐有利的。

这一刻,李承乾忽然觉得这伏案上的这沓纸有些烫手。

但没过多久,李承乾的目光闪过一道冷光。

从当初投靠李泰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下场。

猝死在编书上,也算是便宜你了!李承乾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