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不告而别(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极殿内,死寂一片。
李道宗被拖拽出去时那绝望的求饶,还缭绕在殿梁之上。
所有曾经主张分封的大臣,此刻都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看向萧羽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恐惧。
这个男人,不仅拥有足以颠覆天下的武力,更有着让他们望尘莫及的政治手腕和心胸格局。
他根本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夫。
他是一头,披着武将外衣的,真正的猛兽。
龙椅之上,李渊眼中的欣赏与激动,几乎要满溢出来。
他缓缓站起,俯瞰着下方百官。
“朕,今日在此,正式宣布!”
“我大唐,自今日起,废分封,行郡县!”
“天下州府,兵马钱粮,一切调度,皆归朝廷!”
“此为国策,万世不易!”
“有敢再议分封者,以谋逆论处,夷其三族!”
最后一句,杀气凛然,不容置疑。
“陛下圣明!”
以长孙无忌、韩非为首的官员,立刻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其余众人,也纷纷反应过来,齐刷刷跪了一地。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分封之争,这块压在李渊心头最重的巨石,在萧羽雷霆万钧的手段之下,终于被彻底搬开。
大局已定。
就在李渊准备享受这胜利的时刻,一个苍老的身影,却再次从队列中走出。
是裴寂。
他躬身下拜,声音嘶哑。
“陛下,分封之事已定,国本已固。”
“然,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陛下三月之前曾有言,待萧元帅回朝,便会册立太子。”
“如今元帅已归,还请陛下早立储君,以安天下人心!”
此言一出,殿内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又紧绷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李渊和萧羽的身上。
是啊,分封制解决了,可太子之位呢?
这才是真正关系到皇权传承的核心问题!
李渊的眉头,微微蹙起。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裴寂,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这个老家伙,还真是锲而不舍。
不过,他说的也没错。
是时候,给所有人一个交代了。
也是时候,让他这个好儿子,真正地回到他应该在的位置上。
李渊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全场。
“众卿所言,甚是在理。”
“传朕旨意!”
“明日辰时,于太庙举行大典!”
“朕,将亲自祭告列祖列宗。”
“届时,朕会同时宣布,我大唐新后与太子的人选!”
新后!
太子!
两个最重磅的消息,同时宣布!
整个太极殿,再次陷入了巨大的震撼之中。
所有人都明白,这两个位置,必然是捆绑在一起的。
册立王婉儿为后,册立萧羽为太子!
这是要将萧羽,彻底绑死在大唐的皇车之上!
“退朝!”
李渊没有再给任何人议论的机会,猛地一甩龙袖。
“恭送陛下!”
百官再次跪拜。
李渊走下御阶,经过萧羽身边时,脚步顿了一下。
“萧羽,你留下。”
“其余人,都散了吧。”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众人心中一凛,看向萧羽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
单独召见。
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
百官散尽。
空旷的太极殿,只剩下李渊和萧羽二人。
李渊负手而立,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许久没有说话。
“随朕来。”
他转身,朝着大殿后方的章台宫走去。
章台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私下召见心腹大臣的地方。
这里没有了太极殿的威严肃杀,多了一份人间的烟火气。
宫人早已备好了茶水。
李渊挥退了所有人,亲自为萧羽倒了一杯热茶。
“坐。”
他指了指对面的软榻。
萧羽没有客气,坐了下来。
李渊看着他,眼神中不再是君王的审视,而多了一丝长辈的温和与欣慰。
“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
“朕,很满意。”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
“堵不如疏,以退为进。你不仅解决了分封这个大麻烦,还狠狠敲打了那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宗亲。”
“最重要的是,你为推行郡县制,立下了法理上的根基。”
“从今往后,谁再敢提分封,便是与你这位天下第一功臣为敌,便是将私利置于国法之上。”
李渊感叹道。
“萧羽,你天生就该是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人。”
“只是……”
他话锋一转。
“你的手段,还是太刚硬了些。”
“杀气,太重。”
“为将者,可以杀伐果断,震慑宵小。但为君者,需懂得平衡与制衡,需懂得恩威并施。”
“统御天下,靠的不仅仅是刀,更是人心。”
李渊像一个教导孩子的父亲,将自己的为君之道,倾囊相授。
“朕知道,你不喜欢长安城的这些勾心斗角。”
“但你必须学会适应,学会驾驭。”
“因为这天下,迟早是你的。”
萧羽端起茶杯,沉默地听着。
他能感受到李渊话语中的真诚,以及那份沉甸甸的期许。
“陛下。”
他放下茶杯,缓缓开口。
“今日之事,非臣一人之功。”
“若无陛下在背后支持,臣说再多,也只是空谈。”
李渊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畅快。
“你啊你,倒是会说话。”
“不过,朕还是要谢你。”
他脸上的笑容收敛,神色变得郑重。
“你今日,帮了朕一个天大的忙。”
萧羽没有接话,他知道,正题要来了。
他抬起头,直视着李渊的眼睛。
“陛下,臣今日,也有一事相求。”
“说。”
“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常驻北疆,为大唐戍边。”
话音落下。
章台宫内,温暖如春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李渊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眼中的欣慰与温和,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是失望,是深深的刺痛。
“你说什么?”
他的声音,变得干涩。
“你要去北疆?”
“是。”萧羽点头,神色平静。
“为何?”李渊的身体微微前倾,死死地盯着他。
“长安城太吵,朝堂纷争,非我所长。”
“北疆,突厥未灭,仍是心腹大患。”
“臣愿提九十万虎狼之师,镇守国门,为陛下扫平北境,换大唐百年安宁。”
萧羽说得坦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