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苏家家宴(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要关注民族、宗教事务,去年她还牵头解决了新疆某地区的宗教场所修缮问题,获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他特意放软了语气,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大姑,我知道您忙,昨天看新闻还说您去了内蒙古,调研草原生态保护与蒙古族特色产业融合的事,肯定累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8章:苏家家宴(第2/2页)

但这事关晚晴的孩子,是咱们苏家的大事,您抽空回来看看呗?笑笑还等着您给她讲‘各民族小朋友一起做风筝’的故事呢,

家里已经给您备好了武夷岩茶,是去年的正岩大红袍,我托人从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那边拿的,您喝了能解乏,回来歇两天再忙也不迟,您总说‘家人是后盾’,可不能让后盾凉了呀。”

苏振英被外甥的话逗笑,她向来重视家族团聚,上次家族聚会因为出差错过,还遗憾了好几天。

当即答应:“我推掉明天去山西的非必须座谈,订最早的高铁票——早上七点那趟,十点就能到北京,正好也陪老爷子说说话,他上次还跟我念叨想喝我泡的茶。”

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上海同济医院副院长、心脏外科主任医师苏静婉。

她刚在手术室里待了四个小时,完成一例“主动脉弓置换+冠状动脉搭桥”的高难度手术——

这类手术的成功率在国内顶尖医院也只有85%左右,而苏静婉团队的成功率高达98%,去年还因此获得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表彰。

走出手术室时,她白大褂的后背都被汗水浸湿了,护士递过来的温水她只喝了两口,就开始查看下一台手术的病历。

苏瑾瑜知道小姑奶奶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去年因为连续做三台手术,直接累得在办公室晕倒,所以这次生怕她因为手术耽误行程,语气里多了几分体贴:

“小姑,姐(苏晚晴)那边的情况我都问过主治医生张教授了——就是协和医学院的博导张利民,你也认识的——

他说姐的各项指标都稳定,恢复速度比预期快15%,再过半个月就能出院了,你不用总惦记着。

笑笑这几天总念叨‘上海的小姑奶奶什么时候来呀’,还画了幅画,上面有个穿白大褂的阿姨,说要送给你。

你也别总绷着,手术再重要,也得劳逸结合——

我已经让家里的保健医生李大夫准备了安神的百合莲子汤,用的是兰州的甜百合,你回来就能喝,温温的正好养胃。

医院那边我也跟你的代班医生王主任打了招呼,他说你负责的几个术后病人都很稳定,有急事他会先处理,你放心回来。”

苏静婉靠在走廊的墙上,听着外甥的关心,心里一暖——

她平时对自己要求严,却最疼晚辈。当即点头:“好,我安排好明天的一台常规手术,订傍晚五点的高铁票回北京,陪孩子待两天,也跟家里人聚聚。”

苏家的凝聚力与执行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纵使各位长辈身居要职,日程以分钟为单位排得满满当当,但“家人”二字始终是他们心底最软的牵挂——

苏瑾华推掉了关乎演习成果总结的重要会议,动用军用专机资源赶回北京,只为陪孩子玩一场“打仗游戏”;

苏瑾国调整了涉及城市发展的核心规划会议,压缩行程提前半天结束工作,就为了给孩子讲一个寓言故事;

苏振英取消了既定的民族工作调研,推掉与****代表的座谈,只为兑现对孩子的“讲故事承诺”;

苏静婉在连台高难度手术后,仍挤出时间协调医院工作,赶高铁回家,就为了收下孩子的一幅画。

从苏瑾瑜上午十点开始打电话,到下午三点苏静婉确认行程,不到五个小时,所有核心长辈都协调好了时间,一口应下会准时到场。

这背后,不仅是家族成员间的情感向心力,更隐约折射出这个家族处理复杂事务的高效与能量——

他们能在“公”与“私”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既不耽误本职工作,又能优先满足亲情需求;

也能在短时间内调动资源,从军用专机到高铁票务,从医院工**调到会议调整,只为一场关乎亲情的家宴。

家宴最终定在周末晚上七点,地点选在苏家老宅的东厢宴会厅。

这座宴会厅不像外界想象中那般鎏金错彩、奢华逼人,反而更像一个被时光打磨得温润如玉的“家族记忆馆”,每一处细节都藏着苏家的过往与温度,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家族的故事。

厅中央摆着一张直径1.8米的海南黄花梨木圆桌,桌面泛着细腻的包浆——

这张桌子是苏定方1980年搬入四合院时,从北京紫檀博物馆的前身“古典家具作坊”购置的,陪伴苏家走过了四十四年。

四十多年里,它见证了苏振邦的晋升宴、苏晚晴的成人礼、苏瑾华的婚礼,甚至在2003年非典时期,还成为家族视频会议的“临时**台”。

如今,这张桌子的市场估价已超1200万元,但苏家从未想过出售,反而每年都会请专业的木艺师傅来保养,确保它能继续陪伴家族走下去。

桌子周围配着八把紫檀木椅,每一把椅背上都雕刻着不同的吉祥纹样:牡丹象征“富贵不骄”,莲花代表“清廉自守”,松鹤寓意“长寿安康”,梅花彰显“坚韧不拔”。

这些椅子出自苏派木雕大师徐秉言之手,每把都耗费了三个月的工时,堪称木雕艺术品。

更特别的是,椅子的坐板弧度经过人体工学设计,坐上去能自然让人挺直腰背,暗含着苏家“行得正、坐得端”的家风——

苏定方常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做人才能有规矩”。

墙上挂着一幅吴冠中早年创作的水墨画《家园》,是苏定方在1985年苏晚晴出生那年,特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80万元竞得的。

这幅画是吴冠中“江南系列”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描绘的是江苏宜兴的一处庭院——那是苏定方的故乡。

白墙黛瓦间围着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树下有三个孩童在追逐嬉戏,手里拿着纸鸢;屋内有两位老人坐在藤椅上喝茶,眼神里满是安详。

整幅画笔意苍劲中藏着“阖家安康”的祈愿,吴冠中还在画的右下角题了“守家守心”四个字。

如今,这幅画的市场估价早已突破1.5亿元,曾有海外收藏家开出2亿元的高价,苏家却从未动摇——

苏定方说“这画是给晚晴的,是给苏家后代的,多少钱都不卖”,只把它当作家族精神的象征,每年苏晚晴生日,都会特意来这里看一眼。

宴会厅的角落里,放着一台某国际顶级品牌的空气净化器,显示屏上的PM2.5指数稳定在8,远低于国家标准的35。

这是秦淑慧半个月前特意嘱咐管家购置的,她说“孩子的呼吸道嫩,北京的秋天偶尔有雾霾,得让她呼吸最干净的空气”。

为了选这台净化器,她还特意让秘书查了第三方检测报告,确认它的净化效率能达到每小时换气6次,适合宴会厅这样的大空间。

桌上没有摆放华丽的鲜花——秦淑慧说“鲜花容易过敏,孩子小别冒险”,只在每个座位前放了一小束新鲜的晚香玉,是苏瑾瑜当天下午从露台的花圃里亲手摘的。

他特意选了花苞刚绽放的,这样香气能持续到晚宴结束,清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不浓烈却让人安心。

笑笑的座位被安排在苏定方和秦淑慧中间,这个位置是苏定方亲自指定的——

他说“孩子得在长辈身边,才踏实”。

座位旁边还放着一个毛绒小熊玩偶,是苏瑾瑜上个月去瑞士出差时特意买回来的,来自当地知名的手工品牌,填充物是可水洗的有机棉,怕孩子坐不住时能有个伴。

玩偶的旁边,还放着一个定制的儿童餐具套装,上面印着笑笑的名字,是秦淑慧找北京的非遗传承人手工烧制的。

整个空间没有一丝刻意的奢华,却处处透着低调而深厚的底蕴:

昂贵的海南黄花梨圆桌承载着四十多年的家族记忆,每一道包浆都是时光的痕迹;

价值亿元的吴冠中画作传递着“守家守心”的家风,每一笔都藏着对家族的期许;

细微的空气净化器、定制餐具、毛绒玩偶,满含着对晚辈的疼爱,每一件都透着“以孩子为中心”的细心。

这场家宴,从筹备时长辈们推掉重要事务的响应,到场地布置中每一个细节的考量,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

苏家的“正式接纳”,从来不是靠身份与地位的彰显——不是靠苏定方的前常委身份,不是靠苏瑾华的将军军衔,不是靠苏瑾国的市委书记职位——

而是靠亲情的温度与家风的传承:是秦淑慧为孩子选餐具时的细心,是苏定方说“妥当”时的信任,是苏瑾华推掉会议赶回来的坚持,是苏静婉连台手术后仍赶回家的牵挂。

这种以亲情为核心、以家风为纽带的凝聚力,才是一个大家族真正的核心力量——

它比财富更持久,比地位更珍贵,能让分散在各个领域、忙碌于不同事务的家族成员,在需要时立刻凝聚在一起,只为一场充满温情的家宴,只为一次真诚的接纳。

而林凡与笑笑,在这场家宴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苏家的认可,更是一个大家族对“亲情”二字最深刻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