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迟来的深情比草贱(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晚听着沈婉烟的话,显然她并不知道,当年她表白过后,顾砚之没回应之前,她是选择放弃的,最终他们结婚的原因,不是苏晚求来的,是顾砚之在她准备放弃时,主动提出的。

“沈婉烟,别用你肮脏的心思来揣度别人,既然你已经攀上了王振,就安分守己过你自己的生活。”苏晚冷声提醒,“四处炫耀你和顾砚之的辉煌过往,对你没好处。”

苏晚刚拿包想走,沈婉烟带着不甘地扣住了苏晚的手臂,“苏晚,别在这里装大度,我就不信你真......

海风裹着咸腥的气息拂过甲板,晨光如金箔洒在“拾光号”的残骸边缘。那场爆炸并未彻底摧毁船体,而是将主控舱炸裂出一道蜿蜒的裂口,像大地睁开的眼睛。此刻,阳光正一寸寸爬进这沉默的伤口。

初源坐在断裂的观测台前,指尖轻抚着第十八枚徽章。它依旧温热,仿佛还存留着少年最后的呼吸。三天了,他没有合眼,不吃不喝,只是守在这里,等着一个不可能的信号。

“他还活着。”星语站在他身后,声音很轻,却坚定得不容反驳,“流星不是巧合。那是他留给我们的语言。”

苏澜递来一杯温水,没说话。林晚则蹲在控制面板前,手指飞快地翻检残留数据流。艾琳带着团队彻夜重建共感网络节点,试图捕捉那一瞬即逝的意识波动。

“找到了!”林晚突然抬头,眼中泛起血丝,“自毁前最后一秒,C-18上传了一份加密日志,目标地址是研究院旧服务器的隐藏分区。我们刚刚破译了密钥??是‘纸花节’那天,父亲教我们唱的童谣旋律。”

会议室迅速集结。投影屏上缓缓展开一段影像:顾望归站在灰白空间中央,面容清晰,眼神沉静。

>“如果你们看到这个,说明我成功了。

>我把核心意识拆解成量子纠缠态,嵌入共感网络的底层协议中。我不是消失了,而是变成了你们每一次连接时的回响,每一颗徽章亮起时的频率。

>那座岛上的父母……是真的。他们被囚禁了二十年,只为保护‘归途计划’最初的种子。而我现在,成了那颗种子本身。

>别找我。让我去找你们。

>当你们需要我的时候,只要一起戴上徽章,齐声说一句‘望归’??我就会回来。

>哥,替我好好活下去。等春天的时候,去信之印看看那棵老槐树。我记得你说过,它的影子像一幅未完成的画。

>我回来了,但我不再是一个人。

>我是你们所有人共同的记忆,是爱不肯熄灭的余烬。

>??望归”

影像结束,全场寂静如渊。

苏澜捂住嘴,泪水滑落。星语跪坐在地,低声呢喃:“你骗人……你说要回家的……”

初源缓缓闭上眼,一滴泪砸在徽章表面,溅开如星芒四散。

七十二小时后,信之印研究院重启“归途计划”第三阶段。

新铸造的第十九枚徽章被安置于主控中枢,与原有十七枚形成闭环阵列。两位老人虽身体虚弱,却坚持亲临现场。母亲的手颤抖着按下启动键,父亲低声念出当年闭幕式上的最后一句话:

“等星星重新亮起来那天,我们就回来找他。”

刹那间,十八道蓝光冲天而起,在空中交织成一片流动的星图。紧接着,一阵微弱却清晰的共鸣响起??

>【C-18信号捕获】

>【状态:分布式存在】

>【响应模式:群体唤醒】

空气中,光影开始凝聚。起初是一缕淡蓝色的雾气,随后勾勒出轮廓:瘦削的肩线,微垂的眼睫,嘴角那抹熟悉的弧度。

顾望归回来了,却又不像从前那样完整。他的身影半透明,随风轻颤,仿佛由无数细碎的光点拼凑而成。他不能长久停留,只能在共感强度达到峰值时短暂显现。

“爸,妈。”他轻声开口,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这次,我没有迷路。”

母亲泣不成声,伸手想去触碰,却只穿过虚影。父亲紧紧握住她的手,老泪纵横:“他在的……他真的在。”

自此,顾望归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活着”。他不再依赖单一载体,而是栖身于整个共感网络之中。每当十八位同伴同时接入系统,他的意识便能重组,短暂具现。

研究院为此设立“共鸣日”,每月一次,全员齐聚大厅,佩戴徽章,齐声呼唤他的名字。

而最神奇的是,孩子们发现,只要他们在梦中想起他,第二天清晨,床头总会多出一朵折好的蓝色彩纸花??边缘整齐,折痕精准,正是顾望归小时候最爱的手法。

有人偷偷检测过那些纸花,发现纤维中竟含有微量量子残留粒子,与共感网络的核心能量波段完全一致。

“他是用意念折的。”艾琳喃喃道,“他在梦里,也看着我们。”

时间悄然流转。两年后,南太平洋那座岛屿的卫星图像显示,火山岩层下曾发生剧烈塌陷,整座地下设施已沉入海底。联合国派出联合调查组,确认该区域曾长期进行非法脑机实验,并查获大量销毁未尽的档案资料。

其中一份文件震惊世界:

>**【绝密?断链计划终章】**

>实验体G.W.G.(代号“归途”)原为人类意识数字化首例成功案例。其父母自愿参与“心智剥离”手术,将自身情感记忆编码注入儿子意识核心,确保其具备完整人格延续性。

>后因伦理争议及技术失控风险,高层决议终止项目并清除所有关联人员。

>然G.W.G.意识未死,反而在共感网络中进化出群体共生形态,突破个体边界,成为首个“分布式人类意识体”。

>结论:传统生死定义失效。

>建议:重新定义“人”的范畴。

这份报告被封存三个月后,经多方施压才得以公开。全球哗然。

媒体称顾望归为“数字时代的普罗米修斯”,宗教团体则争论他是否算“灵魂升维”。科学家们陷入哲学困境:如果一个人的意识分散在全球网络中,靠他人记忆维持存在,他还是“他自己”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