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邯郸卓氏,宿麦!(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08章邯郸卓氏,宿麦!(第1/2页)

“卓氏?”

“寡人记得他们为赵官商,炼铁冶铜。赵国兵器,有七成出自卓氏。卓氏为邯郸首富,光僮仆就有二百人,赵国马镫几乎都出自卓氏。他们也算与你有些关系,可最后却未曾助你。”

“所以,寡人将他们迁至蜀地临邛。当地狭薄,条件艰苦。正好蜀郡守上书,说是在临邛有铜铁矿,希望能派官匠开采冶炼。寡人就是要让他们去临邛吃苦头,为秦铸器!”

秦王政语重心长的阐述。

他对赵人都没什么好感。

类似这种大族,就得都迁走!

卓氏按理说是能迁去关中,不至于去蜀地吃苦。其宗长相当识趣,主动将多年攒的财富献上,只求能迁去好地方。可秦王态度相当明确,就是要将他们迁走。

公孙劫都知道。

秦王这是要给他出气。

“臣是这么想的。”公孙劫抬起头来,认真道:“将卓氏部分人迁至临邛,核心工匠则悉数迁至关中。卓氏虽少德行,却精于冶炼铜铁,宗内更有诸多能工巧匠。若能为秦铸造甲兵,也算是赎罪,还望大王准许!”

“罢了……”秦王政无奈苦笑,“既然是你相求,寡人准了。如何挑选,皆由你决断。但他们皆是罪人,皆充为匠奴。若无大功,不得更为工籍!”

“臣拜谢大王!”

公孙劫抬手道谢。

卓氏为邯郸大族,当初与他也颇有交情。但后来迫于压力,选择了中立。特别是算缗一出,更让卓氏彻底倒向郭开。

现在卓氏没什么名气,可在历史上却很出名。卓氏迁至蜀地后,成为当地冶铁大户,掌握了巴蜀的铜铁器。家中僮仆就有千人,堪称是当地的土皇帝。

再后来出了个卓文君,而她要和司马相如私奔。当时的宗长卓王孙见生米煮成熟饭,为维持面子,只能砸进去百万钱和上百僮仆!

……

卓氏现在也有价值,不是他们的宗长,而是核心的大匠。这些大匠,才是维持卓氏荣耀的关键。所以,公孙劫会将卓氏宗长和嫡系发配至临邛。至于核心大匠,则都带去关中。

秦国其实不缺工匠,特别是铜匠。自墨家入秦后,秦国工匠技艺突飞猛进。就论冶铜技术而言,放眼天下无人能出其右。所以这年头虽有铁器,可秦国依旧以铜器为主。

没错,现在是有铁器的。

准确说早在商朝时期,就有巧匠用陨铁铸造兵器。至战国时期,炼铁技术也是突飞猛进,各国都开始推行铁器牛耕,生产力大大提升。

单论炼铁技术,最强的就是楚国。像宛地兵器,皆锋利如蜂刺。秦昭王时期,就曾担心楚国铁剑,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

而后就是燕国,炼铁技术相当惊人。已经熟练掌握块炼法炼铁,通过渗碳钢技术进行反复锻打折叠成型,并运用淬火工艺增强刃部硬度。

公孙劫昔日曾出使燕国下都,有幸参观了当地的炼铁坊。不仅仅是剑、矛、戟这类兵器,就连甲胄盾牌都以铁铸造而成。

不过也没什么意义。

因为目前都是冷兵器对决,没有跨代碾压。而且炼铁技术不够完善,无法大规模铸造,生产速度和秦国完全没法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8章邯郸卓氏,宿麦!(第2/2页)

公孙劫上谏求情。

为的是卓氏核心铁匠。

未来能帮他做很多事!

……

……

秦王政摆了摆手。

这事就此翻篇。

他重新看向公孙劫。

“目前最棘手的还是粮草。邯郸城内,足有二百万余人,可却没多少粮草储备。因为旱灾和蝗灾,田中没有收成,就连野菜野果也都被啃光。现在还是七月,后面会面临寒冬。等春季种下粟米,又要等待农时。在这期间,几乎没有粮食进账。丞相,你可有何良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