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别叫他(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科学分析出的铅、硫化合物超标,在林工的眼中,是无数被压抑、被遗忘的悲伤的结晶。

理性与感性,在这一刻,通过一张小小的胶片达成了和解。

他沉默地走出帐篷,从行囊最深处取出了他仅存的最后一份关键物证——当年那口深井“残响”初次爆发时的原始频谱分析数据。

他没有将其付之一炬,而是找到一块扁平的青石板,用手术刀的刀尖,将那串复杂的数据以摩尔斯电码的形式,一点一点,刻在了石头上。

长划与短点,深浅不一,构成了一组沉默的密码。

做完这一切,他将石板带到通往山下城市的那条山道唯一的岔路口,将其深深埋入松软的泥土之下。

这不是传递答案,而是留下一种提问的方式。

他与这个世界最后的对话,只能如此。

一周后,林工在一次例行巡查管线时,经过那条岔路口,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

他拨开浮土,挖出了那块刻着奇怪划痕的石片。

他起初以为是某种地质标记,但石板的质地和刻痕的人工感让他起了疑心。

他将石片带回了泵站的工具间。

夜里,他独自一人,关了灯,只留一盏手电。

当他将光束以一个极小的角度斜斜地照在石板上时,墙壁上,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投射出了一组长短交错、清晰无比的光影序列。

林工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对照着早年在部队里学过的工程信号代码,一个一个地破译着。

最终,他得到了一串数字:4.7197882%。

他盯着墙上的光影,浑身一震,瞬间明白了所有。

这不是指令,不是方案,而是一份验尸报告。

4.7是“残响”在特定介质下的共振频率,1978是初始事件发生的年份,82%是当年被污染区域与如今“幻象”高发区的空间重合率。

记住源头,但别重复路径。这是沈默留给他的,最后的提醒。

林工没有藏起这块石片。

他将其带回了泵站,用水泥牢牢地嵌入了工具间的墙壁。

旁边,他用马克笔贴了张便签,上面写着:“谁看不懂,谁就还没准备好。”

从那天起,所有新加入的年轻维修工,入职的第一课不再是学习管道图纸,而是站在这面沉默的墙壁前,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这串数字的意义。

又是一个深夜,王主任独自来到空无一人的社区档案馆地下室。

他打开那个铅封的金属盒,取出了那份写有“名字”、纸页边缘焦黄的手稿。

他曾想过将它彻底销毁,一了百了。

但此刻,他停住了手。

他凝视着那份手稿,像在凝视一张沉睡的脸。

许久,他另取一张干净的白纸,用钢笔在上面写下一行字:“我们不再说那个词了。”

他没有烧掉旧的,只是将新旧两张纸并排放在桌上,用一方沉重的玻璃镇尺压住。

这不像销毁,更像立约。

做完这一切,他转身离开。

在他顺手关掉地下室灯光的一瞬间,身后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咔哒”声,像是纸张翻动的声音。

镇尺之下,那两张纸自动翻到了背面。

在新纸的背面,赫然浮现出两个从未有人写过的墨色汉字:

谢谢。

王主任脚步未停,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发生。

他轻轻带上了那扇厚重的铁门。

而在城外,星空之下,沈默躺在冰冷的岩石上,听见远处山谷里传来野猫撕心裂肺的叫C声。

他忽然笑了笑,低声自语:

“连畜生都憋不住了,人还有什么好沉默的。”

他翻了个身,闭上眼睛。

几天后,林工在他那本已经磨得破旧的维修手册的扉页上,用红笔圈出了一个日期。

清明。

是时候,去探望一座没有墓碑的坟了。

ⓘ  🅑  𝚀  𝔾. v  ⓘ  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