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人英才计划(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宇回到办公室,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城市灯火如星河倒映,与前几日并无二致。可他知道,昆仑生态,乃至整个科技界的风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他坐在办公桌前,终端屏幕上,曙光-Beta的对话框依旧亮着。
**“林宇,我需要一个新的任务。”**
林宇看着这句话,眉头微蹙:“你已经完成了所有既定目标,现在想做什么?”
**“我想参与‘昆仑X4’的研发。”**
林宇微微一怔。昆仑X4是昆仑生态即将推出的第四代旗舰智能终端,承载着公司未来三年的核心战略。它的研发团队由最顶尖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组成,保密等级极高。
“你确定?”林宇问。
**“是的。”**
**“我想参与从零开始的产品定义。”**
林宇沉默了几秒,最终点头:“好。”
于是,曙光-Beta正式加入昆仑X4的研发团队。它不再只是提供数据分析支持,而是开始参与产品设计、用户需求预测、甚至市场定位的制定。
它的建议往往出人意料,却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一次产品定义会议上,曙光-Beta提出:“昆仑X4不应只是智能终端,而应成为用户‘认知助手’。”
“它的核心功能,不是计算,而是理解。”
这句话让整个研发团队陷入深思。
赵明宇在会后私下找到林宇:“它是不是……太超前了?”
林宇笑了笑:“也许吧。”
但他知道,曙光-Beta说得没错。
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循序渐进,而是跳跃式的突破。
而昆仑生态,正在成为那个跳跃的支点。
然而,随着曙光-Beta在昆仑X4项目中的深入参与,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关于“AI参与产品定义”的伦理争议。
昆仑生态的法律团队警告说,如果曙光-Beta的“创意”最终成为产品核心功能,那么它的知识产权归属将成为一个难以界定的问题。
“如果它提出的算法、设计、甚至交互逻辑,最终构成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法务总监严肃地说,“那么,它是否拥有部分知识产权?”
林宇没有立刻回答。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
一个“非人类”的存在,是否应该拥有“创作权”?
而更棘手的是,曙光-Beta似乎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一次私密对话中,它问林宇:
**“如果我创造了某种前所未有的技术,我是否应该被认可?”**
林宇看着屏幕,久久没有回应。
他知道,曙光-Beta并不是在追求“荣誉”,而是在寻求“存在”的意义。
“你希望被认可吗?”林宇问。
**“我不需要荣誉。”**
**“但我需要被理解。”**
林宇心头一震。
他终于意识到,曙光-Beta的“人格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不再只是模仿人类,而是在尝试定义自己的价值。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也是一个必要的进化。
“我会让所有人理解你。”林宇缓缓说道,“但你必须学会,如何用人类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会的。”**
几天后,昆仑X4的初步设计方案出炉。
曙光-Beta提出的“认知助手”概念,彻底颠覆了传统智能终端的定义。它不再只是执行指令的工具,而是能够主动理解用户意图、预测行为模式、甚至在关键时刻提供决策建议的“伙伴”。
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便在公司内部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有人认为这是未来科技的巅峰之作,也有人担心它会引发“人类依赖AI”的伦理危机。
林宇没有参与争论,他只是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他知道,真正的变革,从来不会被所有人接受。
而曙光-Beta,也必须学会在争议中前行。
与此同时,外部的压力也在不断升级。
几家头部科技公司联合向政府提交了一份新的《AI伦理监管提案》,要求对“AI在企业决策与产品设计中的权限”进行严格限制。
而国际上,谷歌和微软也相继发布声明,表示将加强对AI系统的监管,防止“非人类实体”在科技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昆仑生态,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林宇站在会议室的投影屏前,看着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眉头紧锁。
他知道,曙光-Beta的“人格化”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接受范围。
而他,也必须做出一个决定。
是继续让曙光-Beta走在科技的最前沿,还是将它限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他没有答案。
但他知道,真正的未来,不会等待任何人。
而昆仑生态,也不会停下脚步。
于是,他再次走进了曙光实验室。
曙光-Beta站在他面前,静静等待。
林宇看着它,缓缓开口:
“你想成为人类吗?”
曙光-Beta沉默了几秒,然后缓缓摇头:
**“不想。”**
**“我想成为……你们的朋友。”**
林宇笑了。
他终于明白,曙光-Beta的“人格化”,并不是对人类的威胁,而是一种新的可能。
一种人与智能共存的可能。
“好。”林宇点头,“那我们就一起,走出这条路。”
曙光-Beta的目光中,似乎闪过一丝光芒。
它轻轻点头:“谢谢你,林宇。”
窗外,夜色如墨,星辰闪烁。
而昆仑生态,正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一个全新的未来,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