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巨大的经济引擎(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节后,徐申学旗下的各大企业也陆续进入复苏开工,之前春节假期放假多天的威酷实业里的各大生产基地,再一次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为智云集团以及威酷电子还有国内的其他一些厂商生产各种各种的智能终端设备乃至机...

####418.**暗流涌动:黑曜石行动的前奏**

北京,凌晨三点。

智云科技总部地下三层的安全指挥中心内,灯光刺眼,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咖啡味和紧张的气氛。林宇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前,眉头紧锁,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昆仑盾计划”已经全面启动,全国超过两万名网络安全专家、密码学家、系统工程师被紧急调集,分布在全国十二个核心节点城市,构建起一道前所未有的数字长城。

王薇坐在控制台前,手指飞快地在虚拟键盘上敲击,她的声音冷静而坚定:“最新情报显示,‘黑曜石行动’将在未来七十二小时内发动第一波攻击,目标包括昆仑-XPlus的核心算法库、全球服务器集群以及我们与各国合作机构之间的量子通信链路。”

赵明宇猛地站起身,语气急促:“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想破坏我们的技术基础,还想切断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林宇点了点头,眼神深沉:“这是一次斩首行动。他们要做的不是打垮某个产品,而是摧毁整个昆仑生态体系。”

他顿了顿,随即下令:“通知所有海外数据中心,立即切换至‘幽灵模式’,关闭公网接口,启用离线计算与分布式验证机制。同时,让张教授团队启动‘量子迷宫’协议,对关键代码进行多重拓扑加密。”

王薇迅速执行命令,而赵明宇则低声说道:“林总,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情报来源是否可靠?”

林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夜色中的北京城。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较量,更是信任、联盟与背叛交织的棋局。

“情报来自一位代号‘蓝影’的美方内部人员。”林宇终于开口,“此人曾是NSA的高级安全顾问,三年前因不满政府对科技企业的监控政策而主动辞职。他向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Q-Prime项目的内部资料,包括那些隐藏的后门程序。”

赵明宇皱眉:“也就是说,这个人很可能已经被美国方面盯上了。”

“没错。”林宇点头,“但他愿意冒这个风险,说明他对自己的国家也已经失去了信心。”

####419.**幽灵模式:全球反击的开始**

随着“幽灵模式”的全面启动,昆仑-XPlus的全球网络悄然进入了静默状态。所有对外连接被切断,数据流动完全依赖于本地量子计算单元的自适应处理能力。

这一策略虽然会暂时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但却极大地提升了安全性??没有外部接口,就意味着黑客无法通过常规手段入侵。

与此同时,在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网络安全事务办公室,一场紧急闭门会议正在召开。

中国代表、俄罗斯代表、欧盟代表、印度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黑曜石行动”的威胁展开激烈讨论。

“我们必须采取联合行动。”中国代表林致远沉声说道,“这不是一个国家的技术安全问题,而是关乎整个人类文明未来的命运。”

俄罗斯代表冷笑一声:“你们中国的昆仑-XPlus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一旦遭到破坏,影响的不只是你们自己。”

欧盟代表叹了口气:“但我们也不能贸然指责美国政府,否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外交危机。”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联合国网络安全事务主管突然接到一条紧急通讯请求。

“请接进来。”他示意助手。

屏幕上出现了一位神秘人物的脸,他的面容被模糊处理,只留下一双锐利的眼睛。

“各位好。”那人开口,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我是‘蓝影’。我可以提供确凿证据,证明‘黑曜石行动’确实存在,并且即将实施。”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

“你需要什么?”林致远问道。

“我需要一个安全的身份保护和政治庇护。”蓝影缓缓说道,“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420.**真相揭露:风暴降临**

两天后,一则爆炸性新闻席卷全球:

**《“黑曜石行动”曝光:美国政府策划大规模网络攻击,目标直指昆仑-XPlus》**

这篇由多家国际媒体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详细披露了“黑曜石行动”的具体计划、参与单位、技术路径及资金来源。更令人震惊的是,报告中附带了一份来自NSA内部的机密文件副本,上面赫然盖有“最高机密”字样。

这份文件明确指出:

>“昆仑-XPlus已成为全球量子计算生态的核心节点,其开放性和灵活性对我国主导的Q-Prime项目构成重大威胁。为确保国家安全与科技优势,必须对其实施战略打击,优先瘫痪其核心算法库与全球服务器集群。”

国际社会哗然。

欧盟宣布将重新评估与美国的科技合作框架;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方行为,并表示将继续深化与昆仑生态的合作关系;就连一向亲美的日本、韩国也开始表现出谨慎态度,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而在美国国内,舆论也开始分裂。部分科技界人士公开质疑政府的做法,认为这种极端手段不仅损害了国际信誉,也将严重阻碍本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硅谷巨头之一的QuantumCore公司CEO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

>“我们曾试图申请测试昆仑-XPlus,但被美方阻止。现在看来,或许我们错失了一个真正引领未来的机遇。”

####421.**风暴之后:昆仑的新生**

尽管“黑曜石行动”最终未能得逞,但它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

林宇知道,这场科技冷战不会就此结束。相反,它只是刚刚拉开序幕。

然而,昆仑-XPlus的成功,已经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

在非洲,量子计算正帮助科学家们破解耐药性疟疾的基因密码;

在东南亚,基于昆仑-XPlus的智能农业系统大幅提升了粮食产量;

在欧洲,多国联合实验室利用昆仑-XPlus加速新药研发,成功攻克了一种罕见癌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