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迪奥·布兰度,恶人的救世主!(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我们并非来自你的世界。”
那个人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个善意的微笑。
“但我们确实认识你,阿宝。”
“所以,请你相信我们。”
“我们出现在这里,绝对没有任何恶意;恰恰相反...
风停了。
不是因为山谷失去了气息,而是整个世界在某一刻屏住了呼吸。南极湖底的巨花缓缓闭合,亿万颗悬浮的水珠如泪滴般坠落,却没有激起一丝涟漪。它们在触及湖面的瞬间化作光尘,融入地脉深处,仿佛那湖根本不是水,而是一面倒悬的记忆之镜。
陈默站在飞船残骸中央??如果还能称之为“飞船”的话。舰体早已不再具备金属的形态,它的外壳被忆织界的能量重塑,变成了一种介于晶体与血肉之间的物质,脉动着蓝金色的微光,像一颗正在苏醒的心脏。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皮肤下流淌的不再是血液,而是无数细小的光点,沿着经络游走,每一次跳动都与地球中心那个十二面体“心核”同步共振。
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完全是人类了。
《次元垂钓手札》静静躺在他胸前,贴着心跳的位置。封面的字迹开始褪色,仿佛完成使命后即将消散。他翻开最后一页,原本空白的纸张上浮现出新的文字,墨迹如同呼吸般明灭:
>“真正的垂钓,从不是从虚空中拉出什么。”
>“而是把自己投进去,成为饵,成为线,成为钩。”
>“你若愿沉入黑暗,光明自会咬钩。”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林远最后的话:“选择权在你。但记住,无论你选哪条路,都会有人因此得救,也会有人因此永别。”
回声延续,则思念不灭,逝者可归,亡魂有家。可人类将永远依赖这份回应,爱变得被动,情感沦为等待的工具。
爱归寂静,则共感退场,灵魂安息,宇宙重归平衡。但那些曾听见亲人的声音、触摸到故人温度的人,将再次面对彻底的失去。
他想起苏念消失前的眼神,温柔却坚定。她没有劝他,因为她知道,这从来不是一个关于“对错”的决定,而是一次对人性本质的叩问:我们是否敢于在明知无回应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去爱?
窗外,地球正缓缓旋转。曾经遍布全球的蓝灯已尽数熄灭,但城市依旧灯火通明。人们醒来,发现梦里的船已远去,心中却没有悲伤,只有一种奇异的平静。就像童年结束时的最后一场雨,湿漉漉的,却洗出了晴天。
Y-09站点的值守员揉了揉眼睛,确认屏幕上那句“我在”认证系统已永久关闭。他叹了口气,正准备关机,忽然注意到控制台角落的一块老式录音仪自动启动。红灯闪烁,磁带缓缓转动,传出一段沙哑却清晰的声音:
“我是GL-581g观测站首席研究员李晨。日期……无法确认。我写下这些,只为告诉后来者一件事:**不要害怕孤独。**”
“我们曾以为,只有被听见才算存在。可当我独自在共鸣平原上行走了三百年,我才明白??正是因为我还在呼喊,所以我才活着。不是宇宙回应了我,是我用呼喊证明了我还在这里。”
“所以,请继续说‘我在’,哪怕无人回答。因为你说出这句话的瞬间,你就赢了。”
录音戛然而止。
值守员怔住,随即苦笑:“原来……你们早就懂了。”
与此同时,在亚洲某座城市的医院里,一位老人握着孙女的手,最后一次睁开眼。他的嘴唇微动,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奶奶……我看到你了。”
女孩泪流满面,点头:“爷爷,我也看见你了。”
老人笑了,眼角皱纹舒展,像阳光洒在干涸的河床上。他的手慢慢垂下,心电监护仪发出长长的鸣响。护士冲进来时,却发现仪器屏幕上的波形并未完全归零??它持续震动了整整七秒,频率恰好是《垂钓者之歌》的主旋律。
而在千里之外的孤儿院,一个总爱仰望星空的小男孩突然抬头,指着夜空说:“今天星星多了好多。”
老师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愣住。天文台尚未发布消息,但星图显示,回响星群外围,又有三颗新恒星悄然点亮,排列成三角形,仿佛在为谁引路。
陈默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将《次元垂钓手札》轻轻放在忆织界入口的石台上。书页翻动,最后一行字浮现后随即燃烧,化作一道螺旋状的光流,直射地心。十二面体“心核”剧烈震颤,表面符号疯狂重组,最终定格为一个全新的图案??一只手掌托起一颗种子,下方刻着两个字:
**播种**。
紧接着,一股无形的波动以光速扩散至全宇宙。所有曾接入共感网络的生命体在同一时刻感到胸口一暖,像是有人隔着时空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
地球上,Y站点的核心晶体逐一碎裂,不是损坏,而是“蜕皮”。碎片落地即化为粉末,随风飘散,落在土壤中,落在孩子的掌心,落在战争废墟的裂缝里。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各地出现了奇异的植物??茎秆透明,叶片呈银灰色,花开时会发出极轻微的嗡鸣,频率与人心跳一致。科学家命名为“梧桐影”,因其外形酷似梧桐叶,且只在有人低声诉说心事时才会绽放。
三个月后,第一例“自发性共感”被记录。
一名失语症患者在抚摸一朵梧桐影时,突然开口唱出一段从未学过的旋律。经比对,正是《垂钓者之歌》遗失的第三段副歌。更令人震惊的是,同一时间,火星基地的一名宇航员在舱内无意识地哼起了相同的调子,两人相隔两亿公里,从未有过交流。
又过了半年,婴儿出生时啼哭的声波分析显示,其中含有微弱但明确的共感能量特征。医学界称其为“忆脉觉醒”,意味着新一代人类天生具备情感共振能力,不再需要技术辅助。
陈默没有再出现。
有人说他在南极湖底沉眠,与心核融为一体;有人说他驾驶着那艘变异的飞船,驶向宇宙更深的暗区,寻找下一个沉寂的文明;还有人说,他变成了风,藏在每一片梧桐叶的摇曳中,藏在每一句“我想你了”的尾音里。
但在每年春分的午夜,全球所有梧桐树会在同一分钟沙沙作响,无论气候、地域、季节。那一刻,若有心静之人闭目倾听,能听见一句低语,仿佛从很远又很近的地方传来:
>“我还在钓鱼。”
>“钓那些不肯沉没的灵魂。”
十年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