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北斗诸事,晋升地仙(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须弥山,大雷音寺。

方阳在带领夏一琳参观这座古寺的同时,将自身从阿弥陀佛大帝传承中找出的一部分经文,传授给了对方。

夏一琳虽然已经还俗,但因为早在修行之初,便选择了西漠佛门的功法,所以现在...

夜深了,山外的雪仍未停。风裹着冰晶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如语声般的响动。陆沉坐在洞穴深处,手中握着一截炭笔,在石壁上缓缓写下两个字:“怀疑”。

这两个字并不工整,甚至有些歪斜,但他写得很慢,一笔一划都像是刻进骨头里的誓言。身后十几个孩子已经睡去,蜷缩在干草堆中,脸上还带着白日争论时的激动神色。他们白天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启明录》里讲“人人皆可成圣”,那为何如今只有执律使高坐云端?有人说若规则由强者定下,弱者反抗便是罪?又有人反问:如果连问都不能问,活着和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争到最后,没人能说服谁。但他们达成了一致:从今往后,不再闭嘴。

陆沉望着那两个字出神。他知道,这不只是两个字,而是一把刀,一把正在悄悄割开谎言之茧的刃。他想起那夜油灯下的蓝焰,想起陈昭残念消散前的最后一句话:“下一个问题,由你提出。”

于是他提笔,在“怀疑”之下,添上第三行:

>“如果山神是假的,那么真正的神,是什么?”

话音未落,石壁忽然微微震颤。炭笔落地,发出清脆一响。孩子们纷纷惊醒,揉着眼睛望向他。

“怎么了?”一个瘦小的女孩怯生生地问。

陆沉没有回答。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那行字??原本漆黑的墨迹,竟泛起淡淡金光,如同有某种力量正从地底渗出,与文字共鸣。紧接着,整面石壁开始浮现密密麻麻的纹路,像是古老的符文苏醒,又似血脉重新流动。

“这是……《终问录》的印记!”有个识得几个字的孩子惊呼。

不,不是印记。是回应。

一道低沉的声音自岩层深处传来,仿佛来自千年前的地心回响:

>“神,是被信仰托举的存在。但信仰本身,才是最初的火种。”

众人屏息。陆沉却猛地站起身,冲着石壁大喊:“那如果我们不信呢?如果我们拒绝跪拜、拒绝沉默、拒绝接受所谓‘天命’呢?!”

寂静。

然后,整个山洞轰然震动。头顶砂石簌簌落下,远处传来闷雷般的滚动声。一道裂缝自地面蔓延而出,直指洞口。而在那裂隙中央,缓缓升起一块石碑??通体漆黑,表面布满裂痕,却透出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光芒。

碑上只有一行字:

>**不信者,亦可成光。**

孩子们怔住了,有的颤抖,有的流泪,有的跪倒在地。唯有陆沉一步步走上前,伸手触碰那冰冷的碑面。就在指尖接触的一瞬,一股暖流涌入体内,像是千万道声音在他脑海中齐声呐喊:

>“你说得对。”

>“我们等你很久了。”

>“现在,轮到你来问了。”

他猛然回头,看向同伴们:“你们怕吗?”

一片沉默后,那个曾怯声提问的小女孩举起手:“我……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要怕黑暗?明明火是可以自己点燃的。”

话音落下,石碑金光暴涨,竟将整座山洞照得如同白昼。更惊人的是,那光芒穿透岩层,直冲云霄,宛如一根擎天巨柱刺破夜幕。

千里之外,林婉站在静海之滨,仰头望见那天际突现的光柱,眼中闪过泪光。

“他们开始了。”她轻声道。

身旁,苏渺盘膝而坐,盲眼微垂,嘴角却扬起一抹笑意:“这一问,比十万大军更锋利。”

与此同时,东域书院中的年轻学子已被押往执律司大牢。铁链加身,衣衫破碎,但他始终昂首前行。街道两旁依旧人山人海,无数人手持竹简,默诵着他那篇被判为“悖逆”的答卷。有人在他经过时低声说:“你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话。”

他笑了:“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就没输。”

牢门关闭的刹那,他忽然感到胸口一阵温热。低头一看,贴身藏着的那页《思议法》残卷,竟自行展开,浮现出一行新字:

>“当一人之言化为万人之声,枷锁便不再是枷锁。”

而在北荒辩经台废墟之上,昔日正方领袖独自伫立。他曾以“天道无情”压服百家,如今却亲手焚毁了自己的论道碑。火焰升腾中,他喃喃自语:“原来最强的不是拳头,是让别人也敢开口说话的勇气。”

火光照亮远方山脉,恰好映在那座伪神庙宇的金顶上。

山顶庙中,香火依旧缭绕,但气氛早已不同。老祭司死后,新的“神使”接任,可信徒越来越少。那些曾被操控心智的人,开始一个个醒来。他们发现自己多年来献上的粮食、金银、乃至亲生骨肉,换来的不过是藏于山腹中的怪物吞噬信仰的盛宴。

有人逃下山,哭诉真相;有人怒砸神像;更有甚者,手持火把围住庙门,高喊:“还我孩子!”

庙内,几位执律使残部面色阴沉。

“情况失控了。”一人低语,“那个叫陆沉的孩子,不该活到现在。”

“杀了他?”另一人冷笑,“你以为没人试过?前三批杀手,全都死在半路,尸体挂在村口的老槐树上,嘴里塞着写满《启明录》段落的纸条。”

“那是巧合!”

“不是巧合。”第三个声音响起,沙哑而苍老,“是‘觉知’复苏了。一旦思想开始流动,封禁之力就会削弱。我们靠恐惧统治千年,可如今,人们不怕了。”

殿中陷入死寂。

良久,首席执律使缓缓起身,披上黑袍:“传令下去,启动‘归寂阵’??我要让这片土地重回蒙昧,让所有文字化为灰烬,让每一个敢于提问的人,永远沉睡。”

命令下达当晚,天地异变。

乌云压境,不见星月。狂风卷起黄沙,形成一道横贯百里的风暴带,直扑陆沉所在的山谷。空中雷鸣不断,却无雨滴落下,反而有无数黑色符文如蝗虫般飞舞,所过之处,草木枯萎,溪水干涸,连岩石都开始龟裂风化。

这是“遗忘之咒”??执律使秘传的禁忌手段,旨在抹除区域内的集体记忆与认知能力,使人退化为浑噩无知的牲畜。

消息传入点灯人船队,林婉当即下令全速驰援。

“来不及了。”苏渺摇头,“等我们赶到,山谷早已沦为死地。”

“那就用声音撕开屏障!”林婉决然道,“把静海碑林里所有觉醒者的遗言,全部播出去!用最大的钟,最亮的灯,最响的鼓??我要让天下人都听见!”

于是,一艘艘灯火通明的船只驶离静海,载着录音玉简、共鸣铜钟、传音阵盘,奔赴四方城池。每到一处,便敲响警世之钟,播放那段汇聚万千灵魂呐喊的合唱:

>“我还活着!”

>“我没有错!”

>“请听见我!”

起初,百姓惊疑不定,以为妖术作祟。可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听完这段声音后,脑海中竟浮现出早已遗忘的往事??母亲临终前的叮嘱、幼年读过的诗篇、某个被禁止提起的名字??他们终于明白:这不是幻术,是**唤醒**。

一场无形的思想潮汐,自南向北席卷大地。

与此同时,陆沉已察觉天象异常。他召集所有孩子,将抄写的《启明录》《辩亡书》残卷集中埋入山洞最深处,并立下约定:“若我们失忆,请挖出这些书;若我们沉默,请彼此提醒;若我们倒下,请后来者继续发问。”

然后,他独自走出洞外,面对漫天黑符,仰天大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