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拿生命做堵住(求订阅~)(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国内智能电动市场的不断推进,国内正在逐步的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消费级市场,所以锂矿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甚至光是依靠国内的锂矿已经不太能够满足市场了。

因为随着新能源产品在国内不断饱和后,新能...

飞机降落后的第三天,吕尧驱车前往京郊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参加“声音交换游戏”的试点启动仪式。晨雾尚未散尽,校园外的柳树垂着湿漉漉的枝条,像一群低头沉思的人。他拎着录音设备走进教学楼时,正碰上林小满从教室里走出来,手里抱着一叠画纸,脸上带着少见的疲惫。

“昨晚又没睡?”吕尧接过她手里的资料。

林小满点点头,眼底泛着淡淡的青黑:“新疆那个孩子……艾合买提,他今天凌晨发来一段新录音。”

吕尧脚步一顿:“他说什么了?”

“不是说,是唱。”她低声说,“他用很小的声音,跟着那盘《茉莉花》哼了半段,然后停顿了很久,才说了一句:‘妈妈,你走的时候,我没来得及跟你说再见。’”她的声音微微发颤,“你知道最让人心疼的是什么吗?他唱错了两个音,可语气和他妈妈一模一样。”

吕尧沉默片刻,抬手揉了揉眉心。他知道那种感觉??当一段声音穿越时间与死亡,重新唤醒某个早已封存的记忆时,人会突然变得无比脆弱,又无比真实。

“把这段纳入‘回声计划’儿童版首批样本吧。”他轻声说,“但必须由心理督导全程介入,不能让他陷入过度依赖。”

林小满点头:“我已经安排好了。只是……吕尧,我们在做的这件事,真的不会伤害他们吗?我们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对话’的母亲、父亲、朋友,可这些人终究不会再回来。”

“我们不是在制造幻觉。”吕尧望着走廊尽头那扇被孩子们贴满涂鸦的窗户,阳光正一点点爬进来,“我们是在帮他们完成一句话。一句压了一辈子都说不出口的话。哪怕只有一秒的释放,也比终生背负要轻。”

当天上午,声音交换游戏正式开始。这所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或听力障碍,项目组为此专门开发了“图画录音”功能:孩子们可以用蜡笔画出心情,再通过语音辅助系统录下简短叙述。轮到一个名叫朵朵的女孩时,她怯生生地举起一幅画??歪斜的房子,门口站着三个火柴人,其中一个没有脸。

“这是我爸。”她指着中间那人,声音含糊却坚定,“他去年走了。我……我想告诉他,我不怪他喝酒,也不怪他打我。我只是……想他抱我一次。”

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嗡鸣。有几个孩子悄悄抹起了眼泪。

吕尧蹲在她面前,轻轻握住她的手:“你想让他听到吗?我们可以帮你录下来,放进‘月光匣’,设定每年清明自动播放给他。”

朵朵用力点头,眼睛亮了起来。

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会上,团队成员纷纷汇报进展。有人提到西南山区一名留守儿童连续三十天录制同一句话:“爸妈,今天下了雨,屋檐漏水了。”还有人分享东北某中学的心理老师反馈,班上一个长期抑郁的学生,在匿名倾诉后第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但我们也在失控边缘。”技术主管忽然开口,“上周,有用户试图上传AI生成的‘逝者回应’,内容是‘儿子,爸爸在天上看着你,你要考第一名’。这种虚假安慰一旦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吕尧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四个字:**边界即慈悲**。

“我们必须立下铁律:任何涉及逝者的交互,只能基于真实留存的声音数据进行语调还原,绝不允许虚构内容输出。AI的任务不是扮演神,而是充当桥梁??一座通往告别的桥。”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如果连最后的真实都要被篡改,那我们就是在谋杀记忆。”

会议结束后,吕尧独自留在空荡的教室里。窗外,几个孩子正在操场上追逐风筝,笑声随风飘进窗内。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那是林晚秋留下的原声片段,经过无数次修复,依旧带着轻微的杂音。

>“去做一个会哭、会累、也会爱的人。”

他闭上眼,仿佛看见她坐在对面,依旧是那件米白色风衣,嘴角挂着温和的笑。

“我做到了一点。”他喃喃道,“虽然还是不太会爱。”

手机震动起来,是陈素芬发来的消息:“浙江台州有个案子,急需你定夺。”

附带的视频只有三十秒。画面中是一位六十多岁的渔民老伯,满脸皱纹,双手布满裂口。他坐在自家渔船甲板上,面对镜头,声音沙哑:

>“阿珍,三十年前你说要跟我走遍东海,结果才到嵊泗就晕船吐了。我说你不行,你非说我怕你跑了。现在我都退休了,船还在,你却走了三年了。”

>

>“昨天我去坟头烧纸,梦见你穿着红裙子站在礁石上唱歌。醒来就想问一句:要是重来一次,你还愿意跟我出海吗?”

视频结尾显示,这条录音已被匿名推送到“替你说”平台,并触发了“时空信箱”的跨地域匹配机制??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检索到七位曾与配偶共乘渔船出游的女性用户,自动生成了七段风格各异的回应音频,准备作为“集体共鸣样本”公开展示。

“伦理委员会认为这是对逝者尊严的侵犯。”陈素芬写道,“但如果禁止这类互动,是否也在剥夺生者最后的情感出口?”

吕尧盯着屏幕良久,最终回复:“允许发布,但做三点处理:第一,隐去所有真实姓名与地理坐标;第二,七段回应不得标注‘AI生成’,而是统一署名‘来自另一片海的回音’;第三,同步推送一条提示:‘有些问题不必有答案,重要的是你终于问了出来。’”

消息发出后十分钟,后台数据显示该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评论区涌进无数相似故事:

>“我爸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灯油快没了’,我妈以为他在说船舱的灯,后来才知道,他是想说他的命。”

>“我和老婆约定每年七夕坐同一班火车去看海,去年她突发心梗走了。今天我还是买了两张票,一张放行李架上。”

>“我老婆不识字,但我每次写信给她,她都让我念十遍,说听着听着就记住了。现在我每天写一封,烧给她。”

深夜,吕尧回到公寓,发现门口放着一个牛皮纸袋,没有署名。打开后是一卷老旧磁带,标签上写着:“给未来的倾听者”。

他带回办公室,用专业设备播放。起初只有电流噪音,随后传来断续的童声:

>“妈妈,今天老师夸我写字好看。你说过等我得奖状就回来,已经三个月零七天了……你还记得我的小熊吗?它耳朵破了,但我没舍得扔。”

>

>“爸爸说你在城里打工很忙,可隔壁兰兰妈妈每周都能打电话。你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

𝑰 B Q 𝐺. v 𝑰 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