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倭寇的野望(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冬去春来,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相比较江左之地世家的惊惶,河中之地的世家已经是一片坦然,他们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就等着大虞军队北进了。或者说,他们已经连搬家的准备都做好了。
沐津又到了宁江城,不过这次是孤身来的。
“这烟火气,又多了不少哇。”
在朝歌的陪同下,沐津走在宁江城的大街上,看着往来的人流,略带着点感慨道。
“殿下善政。”朝歌恭敬地道。
朝歌这可不是恭维,伴随着接近两百万石粮食砸下来的,还有足足一千二百万贯的铜钱。
这些钱粮砸下来,直接让江南百姓的口袋涨了一波。
有了钱,就想吃好的穿好的,也想住好的。
虽然葛栩一把火烧了宁江,但宁江毕竟是江南最大的城市,而且也是个商贸重地,恢复起来还是很快的。宁江城渐渐恢复,住的人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商铺酒楼也开了起来。商铺酒楼开起来了,又需要招募各种做工的,渐渐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尤其是,江南的桑蚕产业恢复极快。
现在的麻烦是,用于海贸的海船不够,新造的海船主要用途还是用来运输各种物资支援靖北军。但是,已经有海商过来了,但不是在宁江城,而是在东边的泉亭。
可以预见,等江南的丝绸产业完全恢复后,泉亭会变得有多繁华。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前江南丝绸的收益都落在了江南世家的手里,现在却将被朝廷给牢牢把控。
丝绸,那可真的是一本万利!
在大虞,一匹丝绸价值在十贯钱上下,但运到了海外,一匹丝绸价值在二十两银,甚至到了一些地方,丝绸等于同等重量的黄金!
沐津却是在考虑另外一件事。
江南现在别看发展的有声有色,但人力资源其实是稀缺的,之所以稀缺,就得问问江南那群被葛栩大火烧死的世家干的好事了。沐津这些天批阅江南这边送过来的奏章公文,最大的感慨就是,缺人。
关键是,要往江南移民也找不到人口来。
西南缺人,江中南边的开发也要人,打下了江南以为会给西南和江中南边提供人口,结果没想到江南也缺人!
缺人的后果就是,沐津暂时无力在江南推行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式生产。
西南缺人是工坊缺人,田地的农民可以说饱和。而江南的缺人,是什么人都缺。
根源就是,当年江南的那场天灾,死的人太多了。
河北因为有靖北军快速介入,再加上叛军攻破坞堡后获取了大量粮食,人丁并没有大量死亡。而江南这边的世家,粮食都存放在世家拥有的山林里,外面的坞堡并没有大量的粮食。结果就是流民军就算攻破了坞堡,也没有获得足够的粮食,最后导致人口大量死亡。
只能说,葛栩的那把火,放的好。
现在,只能看打下江左之地后,有没有充裕的人口来移民了。
……
泉亭郡,邹水县,月关镇,古塘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