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定江南(一)(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想到江中之地这么快就光复了。”
站在武夏城头,沐津很是感慨地道。
说真的,沐津是做好了打一年甚至两年仗的准备的。江中之地虽然没有江南那么多沟沟汊汊,但却是丘陵起伏,许多城市压根展不开兵力攻城,是很有利于守城方。
像长惠这种可以展开三五万攻城兵力的城池,真的太少了。
但是,只打了两场仗,一场长惠攻城战,一场水战,江中诸国就立即投降了。
由不得沐津不感慨。
这些天,葛栩了解了江中诸国的现状且江中世家的心态后,倒是明白江中诸国为什么会选择立即投降了。
第一个原因,这个真的得感谢历代大虞皇帝对待降伏者的口碑,以至于打不过就立即对大虞投降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第二个原因,江中世家对自己的实力都还是门清的,只不过因为封土建国小小膨胀了一下,一挨打击认清现实后,就立即丝滑下跪。况且,大虞不待见大世家和超级世家,但对中小世家和寒门子弟却很是扶持的,而江中世家恰恰都是中小世家。
最后一个原因嘛,就是这是太子建立的新朝,拥有代代相传的天子符宝,是正朔。天子者,奉天受命,代天牧民,这个思想在人们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人们不会管你是怎么得到天子符宝的,但只要你拥有天子符宝,人们就愿意认你为正朔。
面对正朔,人们的反抗心理并不重。
同样的,大虞从没出现过杀功臣和功臣造反的情况,也和大虞历代皇帝对功臣的态度有关。
相比较文官系统,大虞的皇帝们对于武官系统还是很防备的。
主要是,笔杆子造反和枪杆子造反的强度完全是两码事。
但是,大虞的皇帝有个底线,那就是非板上钉钉的谋反之罪,绝不杀功臣。且就算是走到这一步了,也基本上只杀谋反者,不搞株连。
对于功高震主的功臣,大虞的皇帝说不猜忌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怎么猜忌,也就是微微架空日常的权力,一旦发生战事,该给的权力那是一点都不含糊。反正大虞皇帝对武官的态度是,只要能打胜仗,那就一切好说,其余的事情等仗打完了再谈。
也正是这种态度,大虞的武官们基本上是发现自己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就开始寻找急流勇退的方法了。
接近三百年的延续下来,大虞的武将们对国朝的忠诚度极高。没见司马晋都篡夺国朝涉及了,一堆的京师禁军和宫城禁军将领划地自守,死活不认司马晋的统治,还派信使翻山越岭来朝见沐肇,就等着新朝大军打回去。
问题是司马晋还真没辙。
两年前,司马晋恢复了一点实力,立即就发兵攻打阳关郡。之所以攻打阳关郡,倒不是司马晋不想柿子拣软的捏,而是想立威。
立威的后果是,司马晋的大军都还没摸到阳关郡呢,就因为道路和后勤问题累死饿死渴死了几乎三分之一的士兵。
不过,沐津还是不敢掉一点轻心,北方防线按照前轻后重的配置,放了接近五万大军。
要知道,大虞现在全部的大军只有十三万,五万拿出来东征、五万放在北方,守卫腹地的就只有三万了。
忘了,还有三万西南边军没有算进去。
不过,边军那边的花费不多,在沐津给边军狠狠补充了一批军械和驮马后,边军去象同那边打草谷打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