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海天辽阔(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贞观二十三年的春风掠过长安城头时,李承乾正在显德殿审阅来自广州的奏报。窗外柳絮纷飞,有几片顺着敞开的窗棂飘进来,落在摊开的海图上。

"殿下,登州急报。"杜荷快步走入,呈上一封火漆密信。

李承乾展开一看,眉头渐渐舒展:"好!刘仁轨率领的探索船队已经抵达琉球,正在建立中转营地。"他的手指沿着海图向东移动,停在一串珍珠般的岛屿上,"这里将成为我们东进的第一块踏脚石。"

马周捧着厚厚一摞文书进来,见状笑道:"殿下对海疆的执着,倒让臣想起汉武帝通西域的旧事。"

"不一样。"李承乾摇头,从案几下方取出一只檀木匣子,"你看这个。"

匣中是一架精巧的铜制仪器,由多个同心圆环组成,中间嵌着一枚磁石制成的指针。

"这是...?"

"司南改良版,我叫它'罗盘'。"李承乾轻轻转动仪器,指针始终指向一个方向,"有了它,船队在茫茫大海上就不会迷失方向。刘仁轨这次带了十架 prototype...呃,原型机去测试。"

马周俯身细看,啧啧称奇:"殿下奇思妙想,臣佩服。不过..."他压低声音,"魏公昨日又在朝会上质疑海军耗费过巨,说不如用来赈济河北旱灾。"

李承乾将罗盘放回匣中:"魏征说得没错,河北旱情确实要管。但大海..."他的目光越过殿门,望向东南方向,"那里有能让大唐子孙后代永远不受饥馑的宝藏。"

三日后的大朝会上,争议果然爆发。当李承乾提出要增设"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时,魏征当庭抗谏。

"殿下!自汉以来,重农抑商乃立国之本。如今大兴海贸,必使百姓舍本逐末,农田荒芜!"

李承乾不慌不忙,命人抬上一个蒙着红布的物件。揭开后,是一株栽在陶盆里的奇异植物,绿叶间挂着几个青红色果实。

"诸公可识得此物?"

群臣面面相觑。房玄龄迟疑道:"似是胡地传来的观赏花草?"

"此物名'番薯',来自林邑国。"李承乾摘下一片叶子传示众人,"一亩可产三十石,耐旱耐瘠,山边坡地皆可种植。若遇灾年,可活民无数。"他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这是占城稻种,岁可两熟。"

朝堂上一片哗然。魏征接过稻种细看,神色渐渐松动。

"这些,都是海船带回来的。"李承乾环视群臣,"大海不是威胁,而是粮仓,是药圃,是永不枯竭的宝库。设立市舶司,正是要让这些宝物有序流入大唐。"

他趁热打铁,宣布了"以海补农"计划:市舶司税收的三成将专门用于农具改良、水利建设和粮种引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