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如果你想写权谋,要讲清楚两件事——钱和兵(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钱,是政治的润滑剂,是人心的载体,是你一切谋略的基础。
没钱的官,不管他职位多高,在实际操作中都只是空壳子。一个真正能操盘的权臣,往往不只是手握兵权,更是坐镇财政。
兵在谁手里,决定了谁能说话。你可以是宰相、是太傅、是国舅、是王爷,但只要你手里没有真正可控的兵权,你说再多都没用。
权谋不是口才,是你能不能在朝堂外下达一道命令,就有人执行。你写主角“力压众臣”“坐镇朝纲”,结果他既没兵、也没封地、还缺钱,那他不过是个出气筒。
在真实的权力斗争中,不是“谁嘴硬谁赢”,而是“谁调得动兵、谁调得起钱、谁支配得了人”。兵是一种组织化暴力,它背后是组织,是制度,是利益网络,而不是几句狠话就能掌控的。
所有能搞成政变、逼宫、夺位的人,前提都是:他手里有兵。没兵的人,哪怕是皇帝,也会被太监、节度使、禁军司给架空。
真正的权谋,是对“资源入口”的控制。你在写主角“机关算尽”之前,先问一句:他控制了哪些资源入口?有没有盐铁?有没有钱庄?有没有粮仓?有没有兵站?有没有山口?有没有码头?有没有港口?有没有市场?
很多小说里主角天天和人斗嘴,斗赢了就“掌控朝局”。但实际上一切掌控力,首先要控制的不是“局”,而是“资源源头”。
你控制了河运码头,整个南粮北调都得看你脸色;你控制了盐场出货,国家财政就靠你罩着;你掌握军器司铁矿产出,全国军械都得和你谈价格。这才叫真正的“权谋地位”。
只在嘴上转的那叫演讲比赛,只有你站在资源通道口,你说一句话才有人当回事。
兵不是写“死士”和“侍卫”,而是制度性存在。小说主角常写“暗中训练一支死士”,或“亲自指挥一支不归军部调配的亲军”。这些设定可能看起来帅,但放在真实历史里,基本就是死罪。
你想训练兵,得有编制、有粮饷、有兵籍、有兵器、有驻地、有训练制度。国家机器是反对任何私人养兵的,除非你拥有节镇、地盘、特许、或边防权。
真正的兵,是挂在正规体系里的力量。你要想越过这个体系单搞一支军队,那你要么已经是割据政权,要么是反贼。
写兵,不能总用“死士”“影卫”这种江湖化词汇来糊弄。“兵”是现代国家最类似企业管理那一套的系统——流程清晰、组织明晰、层级明确、惩奖制度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