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度牒哀歌(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琴音苍凉,古朴。

没有华丽的技巧,没有繁复的变奏。

只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亡国之痛。

那是一个游子,在故国都城的废墟上,看到长满荒草的宫阙,抚今追昔,悲从中来。

琴声,如泣如诉。

像一阵来自历史深处的寒风,吹散了这小筑中的所有暖意。

门外,监视着她的皇城司番子,听着这哀婉的琴声,脸上露出不屑的冷笑。

“这娘们,知道自己快死了,在给自己弹挽歌呢。”

“死到临头,还装什么清高。”

他们没有听懂。

但这琴声,却穿过高墙,越过庭院,飘向了那座金碧辉煌的,囚笼。

福宁殿。

宋徽宗赵佶,正烦躁地批阅着奏折。

应奉局的大火,蔡京的哭谏,高俅的请罪……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他心烦意乱。

就在这时。

一缕若有若无的琴声,顺着晚风,飘了进来。

那琴声,像一根看不见的针,轻轻地,刺了一下他的心。

他停下笔,侧耳倾听。

《黍离》?

他眉头微蹙。

这首亡国之音,宫中早已禁绝,谁这么大的胆子?

可听着听着,他的脸色,变了。

他听出来了。

那琴声,是李师师的。

那琴声里,除了悲悯,除了哀痛。

还有一丝,他极为熟悉的,变徵之音。

那是宫廷秘奏的警示之音!

是当年,他的老师,那位被蔡京排挤致仕的老太傅,教给他的,辨别“奸佞之声”的法门!

“来人!”

赵佶猛地站起身,脸色阴沉得可怕。

“传朕旨意。”

“宣李师师,即刻入宫,抚琴!”

一个时辰后。

李师师抱着琴,走进了灯火通明的福宁殿。

她跪倒在地,行礼如仪。

“陛下万安。”

赵佶没有让她起身。

他就那样居高临下地,审视着她。

目光,像刀子一样,要将她从里到外,剖析个干净。

“抬起头来。”

他冷冷地开口。

李师师缓缓抬头,迎上他的目光。

她的眼神,清澈,坦然。

带着一丝哀戚,却不见半分畏惧。

“你可知罪?”

赵佶的声音,带着帝王的威压。

李师师没有回答,只是将怀中的古琴,轻轻放在身前。

“臣女,愿为陛下,再弹一曲《黍离》。”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

像是在这太平盛世的笙歌里,敲响了一声,不合时宜的,丧钟。